学校师生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重要讲话

发布者:宣传部发布时间:2020-11-16浏览次数:271

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12日上午在上海市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总书记的讲话在天华师生间引起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从中感受到了无穷的思想力量、理论力量、精神力量,愿为浦东贡献更多的力量,要勇于担当、敢为先锋,奋力创造新时代新奇迹。

中心组成员

党委书记陆建非:

作为一个住在市区的老上海人,我从小对浦东的感觉是很远很土很落后。“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在上海,真的应验了这句老话。30年前,上海人这样说,“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套房”。如今,浦东已是当代上海的标志乃至中国的标杆。而30年前,浦东最高建筑只有24米。

位于长江入海口的浦东是上海地图上“鱼嘴”,但是100年前,浦西外滩则是上海的黄金码头。直到30年前,浦东还是一片滩涂,与繁华一江之隔。浦东人常常抱怨“路过烂泥渡路,行人没有好衣裤”。烂泥渡路位于今日的小陆家嘴地区,更名为银城中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重要讲话发人深省,令人鼓舞,催人奋进。“浦东现象”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缩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的成功实践。“浦东经验”的重要价值在于它坚持了符合当代世界发展潮流和中国实际的科学发展理念和发展战略。实践证明,“浦东经验”不仅极富中国特色,饱含中国精神,并具有世界意义。

浦东的成功秘笈就是抓住了20世纪最后的尾巴,抓住了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和新科技革命带来的战略机遇,这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规划未来五年,眺望2035,我们必须坚持和弘扬30年前浦东开发开放的伟大精神,敢于领先、敢于率先、敢于争先,为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为全国均衡长足发展,发挥更大的引领力和幅射力。勇立潮头无畏惧,三十而立再出发。

党委副书记许岳:

我27年前到上海来求学,正当浦东开发开放如火如荼之时。记得当时从普陀区的宿舍到位于民生路的上海海运学院(现在的上海海事大学)去找同学,公交车要换三部,再加上轮渡,单程就得2个半小时。如今回想起来,恍如隔世,变化翻天覆地,完全超出当年的想象。今天的浦东高楼林立只是个表象,极高的城市治理水平,极大的影响力才是真正的内核。

浦东30年来的日新月异是改革开放大时代的一个缩影。30年前,在邓小平同志亲自倡导下,要求“抓紧浦东开发,不要动摇,一直到建成”。到如今进入新时代,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继续对浦东开发开放提出明确要求,党中央把首个自由贸易试验区、首批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一系列国家战略任务放在浦东,推动浦东开发开放不断展现新气象。这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最生动的实践写照。

从浦东外高桥(中国第一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到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再到张江高科技园区,都以鲜活的案例告诉我们浦东的巨变到底从何而来。三十而立从头越。浦东三十年的变化,是既快速又质量高的发展过程。而这来源于不断的机制体制创新,来源于敢闯敢试、自我超越的精神。小到学校,大到民族的发展创新,都需要这种开拓精神作为永恒的信念。 

副校长龚春蕾:

第三届进博会刚刚闭幕,习总书记亲临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万众瞩目,民心振奋。党中央为浦东发展绘蓝图,定航向,30年的砥砺奋进,我们向世界呈现的是一个繁荣独特的浦东,一个美好开放的浦东,一个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发展速度傲立全球的浦东。我们要从总书记对浦东新发展的寄语里汲取力量,浦东也好,上海也好,均要继续坚持以开放为品格,以创新为灵魂。站在时代的新起点,面向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天华学院的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也要进一步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新业态,稳扎稳打抓质量的同时,进一步迸发学科专业建设的创新活力,展现精耕细作的耐心和敢闯敢试的进取姿态,建设更有活力的课堂,更具发展潜力的专业,培养更可担当时代重任、更具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副校长吴国兴:

30年披荆斩棘,30载雨雪风霜。经过30年的发展,浦东可谓是沧桑巨变。作为生于60年代的上海本土人,亲眼目睹了浦东开发开放带来的变化,亲身享受了浦东开发开放带来的发展红利。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总书记寄予了浦东更高、更富于挑战的要求。浦西是上海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浦西人,也要积极参与、勇于担当、敢为先锋,奋力创造上海新时代的新奇迹。

组织部长周凯波: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对浦东提出了五个“新”的殷切期望,打造自主创新新高地,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力,增创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开创人民城市建设新局面,五个“新”指明了未来路径,作为上海的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把总书记对浦东、对上海的希望,变成坚定踏实的行动,做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工作,为浦东的开发开放、为上海的城市建设广育英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浦东“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加快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领域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天华学院今年成立了人工智能学院,正在建立智慧校园,我们所有的教职工都要按照学校的要求,学习人工智能新技术,成为适应数字化时代发展需要的民办高校教育工作者,培养出更多智能化的新工科人才,加入浦东人工智能领域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的建设队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明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上海是中国共产党诞生地。要传承红色基因、践行初心使命,不断提升党的建设质量和水平,确保改革开放正确方向。广大党员、干部要勇于担当、敢为先锋,奋力创造新时代新奇迹。”30年来浦东的改革开放走在全国前列,诞生了第一个金融贸易区、第一个保税区、第一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及临港新片区、第一家外商独资贸易公司等一系列“全国第一”。作为上海教育系统的党建工作者,我们也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在民办高校党的建设方面勇于担当、敢为先锋,加强创新型党组织建设,永葆初心、勇担使命,做好党员发展,争创示范性党委、标杆党总支、样板党支部,加强党建研究,团结凝聚师生,不断提升党的建设质量和水平,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推动学校各项事业不断创新发展。

党务干部

艺术设计学院党总支书记王慧荣:

通过习总书记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我对浦东30年来的发展取得的成就有了更深刻的了解,30年来,浦东改革开放走在全国前列,核心竞争力大幅度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跃升,在讲话中习总书记要求浦东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勇于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努力成为更高水平改革开放的开路先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排头兵、彰显“四个自信”的实践范例,更好向世界展示中国理念、中国精神、中国道路。

通过习总书记讲话,作为一名新上海人倍感鼓舞,明确了上海浦东在未来发展的方向,作为一名党员,一定要认真学习贯彻习总书记讲话精神,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勇于创新,不计较个人得失,为上海为国家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人工智能学院党总支书记赵科:

习近平同志指出,30年来浦东创造性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改革开放走在全国前列,核心竞争力大幅度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整体性跃升。浦东开发开放30年取得的显著成就,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提供了最鲜活的现实明证,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最生动的实践写照。实践充分证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形成的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是完全正确的;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改革发展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作为学院总支书记,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勇于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努力成为更高水平的学院建设开路先锋、全方位建设一个拥有创新模式,优良教育体系的学院。并且彰显“四个自信”的实践范例,结合学校为做人而学习的校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好地体现出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行政五支部支部书记邵海波:

11月12日,总书记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入分析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对推进更深层次改革、更高水平开放提出明确要求,要立足新方位、勇担新使命,奋力创造新时代新奇迹。

这让我备感振奋。浦东新区开发开放30年的显著成就,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最生动的实践写照。

浦东开发开放激荡奋进的30年,是在党中央的高瞻远瞩、殷切关怀下,为全国大局服务、为全国发展探路的30年,是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的30年,是勇立潮头、开拓进取的30年。浦东因改革开放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兴。

在感受其波澜壮阔历史进程的同时,发扬好“浦东八百壮士”的拼搏精神和奋斗精神,以时不我待的精神状态,全力全情投身到学校的日常工作中去。

语言文化学院组织委员兼第二党支部书记叶杏雨:

2020年1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就浦东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作了相关讲话。在这个新时代,在这个新征程,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新阶段,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来几点要求,第一,全力做强创新引擎,打造自主创新新高地。浦东要在基础科技领域作出大的创新,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大的突破,更好发挥科技创新策源功能。第二,加强改革系统集成,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力。浦东要在改革系统集成协同高效上率先试、出经验。第三,深入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增创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浦东要着力推动制度型开放,更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第四,增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浦东要努力成为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第五,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开创人民城市建设新局面。推进城市治理,根本目的是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综合习总书记的讲话,我们要更加着力加强新时代上海各方面的发展,在自己所在岗位尽职尽责,为创造上海更好的成绩而努力奋斗!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丁彩霞: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做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部署,上海浦东新区既是改革开放政策的受益者,也是全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回顾了浦东开发开放30年来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浦东的成功充分说明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我们必须始终坚持改革开放这一基本国策,毫不动摇。今天00后大学生是改革开放伟大成就的受益者,未来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作为思政课教师,我们有责任在教学中通过多种形式为学生讲清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历程,带领他们感受社会的发展变迁,拉近学生与改革开放的距离,从而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积极投身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

王琼平:

习近平总书记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令人振奋,印象深刻!进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总书记说:“我们要把浦东新的历史方位和使命,放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两个大局中加以谋划,放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予以考量和谋划,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实践思考,体现了党中央继续牢牢把握“战略机遇期”大背景下的战略谋划和深邃思考!讲话为浦东未来的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贾孟云:

习近平总书记系统总结了上海浦东从一片农田变为一座现代化新城的宝贵经验,肯定了浦发发展是彰显“四个自信”的实践范例,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理念、中国精神、中国道路。作为上海高校的一名90后思政教师,我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本次大会的重要讲话,明确浦东发展背后的原因,浦东发展的30年是几代人不懈的努力,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的鲜活教学案例。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会立足于本地资源,讲好浦发发展的故事、讲活改革开放的故事、讲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故事,让青年学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历史征程继续努力奋斗。

辅导员

初等教育学院辅导员陈浩:

我觉得在中国,最美丽的城市是上海;而在上海,最美丽的风景在浦东!浦东空间大,马路宽。我家门前的张杨路,有好几条车道,中间有一条宽宽的绿化带隔开。绿化带被园林工人维护得特别棒,一年四季有不同的花花草草,各色各样。而在浦东,世纪公园又是我最爱去的地方。那里不仅景色美,还给我们带来了健康和欢乐。

世纪公园占地很大,在上海这么一座人口密集的城市腾出那么大的空间建一座公园,也只有浦东能做到了。世纪公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各种植物和各色花草。公园的建设者们经常动足了脑筋,在每个季节选择不同的植物展现给游客。我记得就在世纪公园见过粉嫩的樱花、黄澄澄的油菜花、昂首挺立的向日葵、无惧寒风的腊梅。有一次,世纪公园还专门辟出一块地方种了不知名的野花,有红的、黄的、紫的、白的。它们迎风摇曳,散发出淡淡的香味。

除了花花草草,世纪公园还是孩子们的乐园。公园里不仅有一个儿童游乐园,还有一个大大的喷水池和广场。广场上经常有小朋友在那里玩轮滑、骑车、还有滑板车。而公园里一片片的草地更是孩子们和爸爸妈妈一起搭帐篷露营的好地方。天气好的时候,蓝天白云下一个个五颜六色的帐篷,和帐篷直接穿梭玩耍的孩子们的身影,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除此之外,每周六我都去世纪公园踢足球,我已经坚持在那里踢了三年了,因为那里有很棒的草坪,还有一群和我一样的小伙伴。我们在教练的带领下,热身、训练,再打比赛。在比赛的时候,我都非常紧张,但这也是我每周最期待的一刻。

语言文化学院辅导员刘庆奇:

2020年1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习总书记就多方面进行回顾与总结,从浦东的开发来看,事实证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形成的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是完全正确的,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回顾历史,从邓小平同志亲自倡导,指出“开发浦东,这个影响就大了,不只是浦东的问题,是关系上海发展的问题”。作为上海高校的老师,虽然不是整个过程的见证者,但是确实这整个开发的受益者,在接下来的过程中,作为一名党员,作为一名教育者,我会结合时政,注意及时掌握各方面的消息,并将信息传达给学生,带领学生一起为新时代的上海创造出新的奇迹。

学生

初等教育学院18级小学教育(中外合作办学)1班严贞渝:

11月12日,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在上海市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新征程上,我们要把浦东新的历史方位和使命,放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两个大局中加以谋划,放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予以考量和谋划,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浦东”曾是一个含义宽泛的地理名词。通俗地讲,就是指与经济相对繁荣的浦江西岸将对应的浦江东岸。三十年前的浦东,农田广袤、房舍低矮,交通不便,是老百姓口中的“烂泥渡”,三十年后的浦东,一跃成为上海走向世界的亮丽名片,成为祖国大陆改革开放的重要标志和上海现代化建设的缩影。上海浦东沧桑巨变,惊艳世界;上海浦东勇立潮头,展望未来,这片神奇的热土未来必将书写更多更美的华丽篇章。

语言文化学院17汉语言文学1班虞思琪:

在学习了2020年1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之后,我深刻认识到发展这个时代的主题,无论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也是我们追寻的方向。上海浦东的开放与发展从邓小平同志的提出,到之后各届会议的推进,时时刻刻地围绕发展,新时代新发展,特别是在当前这个时代,国际格局深刻调整,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我们将面对更为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但是越是面对挑战,我们越是要遵循历史前进逻辑、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呼应人民群众期待,在更加开放的条件下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浦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锐意进取,推进更深层次改革、更高水平开放,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一名学生党员,要不断吸收新的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要不断地端正自己的认知,在发展中学习,在发展中前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供稿|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