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4学生工作】

考评指标:

3-14-44.开展文明班级创建和诚信教育。学风建设有计划、有措施,学风考风良好。(1分)

3-14-45.加强网络育人平台建设,强化育人内容供给和载体创新、技术支撑。开展网络思想文化建设和网络文明素养教育。(1分)

3-14-46.心理健康教育有课程、机构、人员设施保障,通过评估并达标(1分)

3-14-47.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就业管理服务工作形成体系。学生资助制度健全规范,资助育人工作推进有力。(1分)


指标综述:

学生工作是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帮助和支持的重要教育工作,也是我院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学生工作必须紧跟时代的发展,密切关注社会风气的动向,认真分析学生心理的微妙变化,切实做到与时俱进、锐意创新。大学生在未来十几年内将逐渐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因此,我们始终以学生的人文精神、科学精神的塑造和养成为工作内容,主要有以下四点:

4-15-47.创建文明班级,加强学风建设

我校建校伊始就将学风建设放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首位,学校设立德育学分体系,旨在把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规范、素质拓展和公民精神的养成过程纳入统一的德育评价,并以学分的形式加以体现,与毕业挂钩,引导大学生在增长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知行合一,德才并进,大大提升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为巩固加强辅导员的管理力量,还实行了班助理制度,由大二、大三中的优秀学生任新生的班助理,每班2名,主要工作时间集中在第一学年。他们配合辅导员的工作,在学风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学校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加强诚信教育,在学生入学前通过给每位家长发一封信,在介绍学校各方面情况的同时,阐明学院的培养特色,包括以“诚信、责任”为核心的办学思想等。在学生入学后,通过入学教育、班会等形式进一步帮助学生树立诚信、责任的意识,并在德育测评中,对学生的相关表现进行考察。特别是在每次考试前,都开展应考的诚信教育。在学院已经建立的相关工作制度的基础上,为进一步加强管理,学生处不断加强管理,力争学风建设能不断深入,并取得成效。

学校监察委一直以来十分重视“三抓三坚持”的天华育人特色在工作中的落实情况,对学生工作者予以高度关心。本学期学保处在党委领导下,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在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下把主题教育活动和“立德树人”的育人工作紧密结合,在三全育人上下功夫。2021年6月1日,总校监郭伟奇、校监史文赴学保处调研学生管理工作,深入一线了解学生管理部门“三抓三坚持”特色育人理念的运行情况。本次调研共分为三项内容:视察《天华教你学英语》视频学习情况、学保处领导座谈会、学生座谈会。

(2021年6月1日,总校监郭伟奇赴学保处指导调研学生工作)

(2021年9月,学保处检查2020级新生早自习情况)


(2021年8月军训表彰大会)


4-15-48.重视心理健康,通过验收评估

学校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建有面积103.7平方米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包括咨询室两间、接待室一间、团训室一间,咨询室各种硬件设施完善。现有专兼职心理咨询师4人,师生比为1:3000。2018-2019学年,为学生提供了7,727人次的心理健康服务,主要提供适应发展、学习、压力、人际关系、恋爱、择业等方面的咨询服务,特别要预防自杀、打架斗殴等恶性事件的发生。2014年年底,市教委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达标建设验收评估专家组对我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达标建设进行验收,通过了评估。

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结合我校实际情况,依托学院正副辅导员两支队伍及班助理制度,初步建立我院特色的心理危机预警系统:心理咨询中心、正副辅导员、班助理及学生干部三级防护,覆盖全部班级。建立新生心理健康普查制度和学生心理档案,开展常规的学生个案咨询和团体心理辅导。

学校学保处的指导下,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大学生心理协会积极策划,在全校范围内顺利开展了“5.25创意表达,放飞心灵,拥抱自我”主题系列宣传活动。为进一步提升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落实心理育人工作,深入把握学生思想动态,推进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建设,2021年3月17日13:30,学保处于图书馆四楼报告厅组织召开辅导员沙龙系列活动——心理案例分析研讨会。

心理案例分析研讨会


(心理工作推进会)




4-15-49. 重视创业就业,开展资助育人

一是创业工作有特色。按照《关于支持建设高校创业指导站的实施意见》(沪就促(2016)5号)的建设要求,学校于2017年成立创业指导站,引进原精锐教育创始人、轻轻家教创始人胡国志负责创新创业工作,有7名工作人员(1名专职、6名兼职);配备创业导师15名,其中5名校内创业导师,10名校外创业导师。学校从2018级学生开始,修改了培养计划,将职业生涯课程改为职业生涯与创新创业课程,作为公共必修课。同时,为了让课程更加贴近实际,设立AB角教师模式。A角教师为主讲教师,主要负责日常教学理论知识方面讲解,B角教师负责专题讲座实战方面讲解。设立四级师生创业培育模式:创新创业教学部负责师生创业教育,高校创业指导站负责师生创业团队培训、选苗,校外双创孵化实验室负责师生创业团队实践、孵化,天华培典创梦基金负责师生创业团队投资、培育。

二是就业工作有成效。学校就业指导中心也是固定的就业咨询场所,每天可以接待学生咨询,咨询形式有面对面咨询,网上咨询,电话咨询等。学校还组织毕业生以就业为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讲座,利用班会课、学生座谈会、问卷调查等形式开展教育。学生在进入大四年级的时候,按不同专业、不同班级进行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宣传就业政策、分析就业形势、教授就业技巧,让每个学生了解就业程序(推荐-面试-实习-录用-签约),同时还聘请一些有经验的专家(企业、就业促进会等)来学校对学生进行面对面的就业指导,共进行23场次,收到较好效果。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社会经济各个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受到严重影响,面对严峻的毕业生就业形势,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积极响应、认真落实上级的有关会议精神和工作要求,学校全校上下齐动员,全力做好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学校董事会以及党政监领导,多次指出就业工作是当前学校的最重要的工作。邹荣祥董事长在全校干部大会上,明确提出了针对疫情,想尽办法充分利用网上平台做好就业的要求。学校党政领导对做好就业工作提出了相关要求,落实上级要求的“四个到位”。 学校多次召开2020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推进会学校就业部门组织有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大四上学期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会,二级学院党总支和班级辅导员疫情期间针对性召开钉钉视频会议指导就业去。通过线上就业指导服务效果凸显,根据统计,我校召开云招聘会17场,提供企业信息430家,就业岗位2700个。学校的职业发展教育促使2021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良好,截至2021年8月27日,学校就业人数达到2079人,签约率为76.65%,就业率为95.37%。

(2021届毕业生网络招聘会)


三是资助工作有保障。我校资助工作制度完善,工作人员配备到位。学校共有从事学生资助工作人员11人,配备师生比为1:900。2020-2021学年,我校共有578人申请国家助学金,累计发放共194.818万元;校内奖学金共奖励1253人,共计96.63万元。学校针对特殊群体的勤工俭学、兵役补助、少数民族伙食补贴、国家助学贷款以及冬季送温暖活动均顺利进行。学校畅通入学绿色通道。2020年秋季开学前,学院在向新生寄送录取通知书时同时寄送了上级有关部门统一印发的《高等学校学生资助政策简介》和《上海市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使新生全面详细地了解国家资助政策体系的具体内容。同时,利用招生简章、校园网、新生热线电话、短信等形式,对每位新生宣传国家和我院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各项政策和措施,确保新生及家长全面了解国家和学院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关心和重视,让广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及其家长解除后顾之忧,安心到校报到。新生报到之前三天,各个专业和班级的辅导员负责与每一位新生联系,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对国家资助政策和我校内部的资助活动进行宣传。2020-2021学年,共有1003人次参与勤工俭学岗位,累计发放38.29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