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学习贯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5月5日会议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意见》,扎实抓好马院的疫情防控工作,扎实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扎实推进马院的高质量发展,2022年5月6日上午,学校党委书记陆建非召开马克思主义学院领导班子与骨干教师云端现场办公会。会议由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周凯波主持,副院长丁彩霞、院长助理张旭及相关思政课教研室主任、骨干教师参加本次会议。
马院副院长丁彩霞首先就马克思主义学院本学期教育教学情况进行汇报。本学期受疫情影响,教学由线下转为线上。马克思主义学院根据教务处要求,第一时间制定了详细的线上教学方案,每门思政课程均完成了在线资源中心建设。教师按既定计划开展线上教学,整体平稳有序。此外,为保证线上教学质量,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已开展了34次线上备课活动,借助“周末理论大讲堂”、“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集体备课会”、“教育部社科司集体备课会”、“青马先声”等平台开展集体备课,研讨教学重难点、教学经验与教学方法;并进一步建立健全“马院院长与教研室主任听课制度”,累计听课共18次,覆盖每门思政课程。
马院院长助理张旭就马克思主义科研情况进行汇报。本学期我校马院承办的“2021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专项计划”持续推进,“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工作坊和“中国近代史纲要”工作坊、课件和案例制作进展良好;本学期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申报的部级、市级课题累计7个获得立项,论文发表4篇。学期初,每位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制订了科研发展清单,后续学院将根据每位老师的科研目标给予相应指导。
马院院长周凯波汇报了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管理和防疫情况。马院坚持全员每日健康打卡,太过多种方式关心教师和学生疫情防控以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情况。马院教师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市委、市教委、学校的整体防疫要求和部署,落实疫情防控手势,主动发布了《马院思政课教师致天华大学生的一封信》,做好疫情期间的学生思想引导工作。截止5月5日马院教师参加社区疫情防控志愿服务61人次,奋战在防控一线,起到了思政课教师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帮助了社区居民,也对学生开展了言传身教。本学期马院教师克服了教学、生活中的一切困难,保证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与抗疫工作有序开展,发挥了思政课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功能,展现了积极的工作态度与持久的科研激情。五位教研室主任分别从线上教学、听课评课、集体备课、科研等方面汇报了教研室的工作进展。
陆建非书记在听取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汇报后,对于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育教学、科研与管理工作给予肯定。陆书记指出,邹董事长和学校领导非常关注关心教师的工作与生活状况,关心学生的思想工作。作为思政课教师,在当前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要增强责任意识,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中央各项方针与政策,积极传播社会正能量,助力学生成长成才。思政课教师要带头学习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5月5日会议精神,先学先思先行,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毫不动摇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坚决同一切歪曲、怀疑、否定我国防疫方针政策的言行作斗争。坚定必胜信心,全力打赢大上海保卫战,当好宣讲员,当好示范者,当好贴心人。思政课教师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不断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在学校立德树人中发挥应有作用;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的效果。在当前疫情防控仍旧不能松懈的情况下,马院教师在线上教学和期末考试中,要融原则性、灵活性、操作性为一体,提早制定期末工作的详细方案,教出实效,考出实绩。同时要把抗疫的动人事例和启迪案例有机地引入相关教学内容中去,师生互动,提升思想境界,丰富人生阅历,在特殊时期确保马克思主义学院核心功能不停摆,教师自我淬炼不止步,继续当好学生学习知识与锤炼品格的引路人。
供稿 | 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