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为国育才——党政领导为2021年新教师开展专题讲座

发布者:宣传部发布时间:2021-09-16浏览次数:727

为了帮助新教师建立起对学校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提高政治站位,提升育人能力,在9月10日教师节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校长叶才福以《如何做一名受欢迎的好老师》为题,党委书记陆建非以《从诸多“首次”捕捉教育发展改革新信号》为题分别为2021年新教师开展专题讲座,30名新教师全体出席。两场讲座高屋建瓴,醍醐灌顶,引领新教师深刻领会立德树人,为国育才,为新教师指明了未来工作努力的方向!

在《如何做一名受欢迎的好老师》讲座上,叶才福校长幽默风趣的语言立刻使现场气氛活跃起来,讲座的每一句话都发人警醒,耐人寻味,大家听得全神贯注,并认真做着笔记。首先,叶校长讲到,如何动?如何用?是评价好教师的两把标尺。“动”指教师生动、学生主动、师生互动;“用”指理实一体。接下来,围绕“动”和“用”,对于如何做一名受欢迎的好老师,结合自身的教学感悟,叶校长给了新教师十条忠告:第一,感应讲台;第二,侃侃而谈;第三,会讲故事;第四,设问追问;第五,牵住目标;第六,学生卷入;第七,多列书目;第八,思维导图;第九,适当挑战;第十,课程思政。十条忠告是叶校长几十年教育智慧的宝藏,这是一份倾囊相授,更是一份殷殷嘱托!讲座最后,叶校长与每位新教师亲切互动,大家充分感受到了叶校长的超强亲和力、渊博学识、深厚学术功底,以及高水平专业教学能力!叶校长提到“教育的本质是立德育人”令大家对讲座意犹未尽,回味无穷!

(校长叶才福作专题讲座)

这场讲座对新老师来说是提前打了预防针,教学活动是师生双方共同参与的一项活动,学生是活动主体方面,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把控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新教师要把应变能力、敏锐的观察、敏捷的思维、正确的判断、果断的处置等心理素质的有机结合。首先,教师是文化的传递者,“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是榜样,学高为师,学生都有向师性,学生受教育的过程是人格完善的过程,教师的人格力量是无形的、不可估量的。作为教师,对课堂的敏感度要更高,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的引路人;其次,教师是管理者,教师要有较强的组织领导、管理协调能力,才能使教学更有效率,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第三,作为一名教师,要富有爱心,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和发展需要,要时刻感应课堂,感知学生,常教常新。新教师立志做一名终身学习型教师,做一名能够不断适应新知识、新问题、新挑战的教师!

陆书记的讲座话语朴实,通俗易懂,又很风趣,从国家的八个“首次”会议或举措里,分析总结出了教育改革的信号和方向。八个“首次”具体指:首次举行全国教育大会;首次宣布中国教育总体发展水平已进入世界中上行列;首次以党的总书记名义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首次提出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首次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首次从“四个第一”的高度对家庭教育做了深刻论述;首次以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名义推出《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首次在高职院校大规模扩招100万生源。

落地到新教师的每一堂课中,这对新教师来说犹如点亮了灯塔,照亮了教学的方向。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人类传承文明和知识、培养年轻一代、创造美好生活的根本途径。时代越是向前,知识和人才的重要性就愈发突出,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就愈发凸显。教师的工作从表象看是教书,实则是塑造人、育人的过程,因此教育是一个有着强烈社会责任感、道德情怀和良知的职业,是时刻怀着“头顶三尺有神明,不畏人知畏己知”的敬畏之心方能从事的职业,是这个世界上最不能愧对的职业!

(陆建非书记作专题讲座)

随着国家对于教育投入力度越来越大,这些举措都指向了一件事,就是要求教师不仅要讲授知识、技能,开启智慧,更要传播思想和精神,引导和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具备广博的知识和不断探索、学习的精神,要心系祖国,热爱教育,关心学生,充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学校这个传播文化的主阵地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使文脉与国脉更好地相联,把学校的育人场所变成学生成长的乐园,让学生的学习、生活和事业相联!

叶校长和陆书记的专题讲座为新教师提供了日后工作的指南针,为新教师成长长材、奋斗奋进指明方向、注入力量!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新教师将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坚持创新,“鲜衣怒马少年时,不负韶华行且知”,在育人工作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以更大作为服务教育强国建设,争做“四有”好老师!

 


| 赵志超   | 周勇   供稿 | 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