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27日、28日,第37届世界头脑奥林匹克中国区决赛在上海外国语大学外国语学校松江校区举行。今年有来自上海、北京、西藏14个省、市、自治区及德国、俄罗斯的大中小学、幼儿园共408支参赛队展开激烈角逐。我校学生在与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等29所高校的争夺中荣获两个全国一等奖。
(我校工学院学生荣获两个全国一等奖(右四至右五))
由工学院林颖老师指导,工学院机械设计专业银志影、唐渝程、王晨霖、周婷怡,汽车服务专业董家汝组成的学生团队荣获《捕鱼的故事》项目大学生组全国一等奖第二名。这道题目要求参赛队创作并呈现出一个原创的表演,其中包括一个渔夫角色,该角色在码头区域使用三种需要不同技术的捕鱼方法来完成捕获。当渔夫在实施抓捕时,捕获物是处于动态中的。三个捕获物包括:预料之中的某物、预料之外的某物和一个新发现。一次天气变化和一个幽默的、并且逃过渔夫抓捕的角色也是表演的一部分。该题要求学生创造并制作不同的机械装置,掌握相关的知识,在制作过程中使用多种金工工具,以及通过调试来达到完美的效果。
工学院计算机与科学专业张忆文,机械设计专业张书源、雷洋,机械电子专业李苏、徐志明,电子信息专业刘宝、吕一玮组成的团队荣获《承压两次的结构》项目大学生组全国一等奖第三名。题目要求参赛队设计、制作一个仅用15克轻木(相当于3张A4纸重量)和胶水组成的单独结构,结构将进行平衡和承受尽可能多重量的测试。参赛队要把杠铃片放到结构上测试,建立第一个重量堆。参赛队把第一个重量堆上的杠铃片移去,然后开始新一轮的杠铃片放置,建立第二个重量堆。参赛队要进行一个主题是“冲击重量堆”的表演,表演中还包括结构测试和参赛队创造的一个特别效应装置。该题可以让学生学习力学、数学、材料学等知识,并学会高风险与高回报的智慧谋略。
(领导向我校工学院参赛选手颁奖)
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头脑奥林匹克协会会长翁史烈、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宗明、上海市教委主任苏明等领导出席比赛颁奖典礼,并向获奖选手颁奖。
(中国工程院院士翁史烈教授现场寄语参赛选手)
头脑奥林匹克活动不仅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团队精神和实践能力,还鼓励学生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自然,增强社会责任感。我校参赛队能在此次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除了参赛师生的共同努力外,还与我校培养“专、通、雅”协调发展的人才,大力推进教育国际化、积极开展创新思维训练的理念密不可分。队员们通过头脑奥林匹克创新大赛这一平台,将平时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加以运用,让知识与比赛相结合,真正的做到了学以致用。
(我校两个全国一等奖获奖团队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