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下午13:30分,五楼会议中心举行推进“课程思政”专题学习交流会,副校长龚春蕾,各二级学院教学副院长,人事处常务副处长曹卫,教师工作部副部长李艳艳,以及近期各类教学比赛参赛选手与选拔对象出席了会议。本次会议特邀上海市师资培训中心的包艳老师一同参与“课程思政”专题研讨,人事处常务副处长曹卫主持了会议。
(专家包艳老师做分享)
首先,包艳老师与大家分享了自己对“课程思政”建设的想法与体会。如何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包艳老师分享四个点:扣重点(紧扣专业知识中的重要知识点);抢节点(紧密联系当前的重大时政题点);克难点(客观分析当前社会上的一些不足,或者学生对于一些热点问题的误区及理解偏差);创亮点(画龙点睛,将专业知识点和课程思政融为一体)。思政元素与知识点的融合标准是什么?包艳老师着重强调四点:学生能自然接受,认为就是课程的一部分;能够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掌握、拓展与深化;能够有效地激励学生产生正向内动力。最后包艳老师建议到,“课程思政”的设计需要知识模块重组、广度延伸、深度解读、德育内涵发觉;由一个“思政”点到多个点,再到形成“思政线”;由多条“思政线”,形成课程的价值维度,与专业理论和知识融为一体。这样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就是优质的、有特色的。
接下来参加“上海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资助计划”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展演活动的2位老师徐欣、张海萍及参加首届全国高校外语课程思政教学比赛的闫婷老师与大家分享了他们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包艳老师现场给予点评,参赛选手表示受益匪浅!
(张海萍老师做分享)
(闫婷老师做分享)
最后副校长龚春蕾做总结讲话。首先与大家强调指出2020年是我校教学比赛的丰收年,我们积极备战各类教学比赛,如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展演活动、首届上海市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第二届上海和长三角师范院校教师智慧教学大赛等,希望各位参赛教师都能够吃透比赛要求,并向大家推荐了《上海高校青年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探索案例集》、《课程思政:我们这样设计》、《医学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案例集》、《生物学科课程思政教学指南》、《财经类课程思政案例教学设计与运用》等参考书目。其次,对于教学比赛中的课程思政设计,着重强调话语体系同频共振,龚校长列出《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两份指导文件,希望老师们能够吃透文件精神,并对其进行内化融合,用以指导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最后,龚校长反馈了双万计划一流课程、活力课堂第二批星级教师评审专家意见,关于课程思政,当前老师们对课程思政的理解有点片面与狭窄,课程思政在教学中的实际应用仍显生硬与刻意,课程思政往往只有一个点,广度和深度还有待拓展与延伸,应如盐溶于汤,盐不见了,而汤更鲜了。
(副校长龚春蕾讲话)
本次学习交流会有效推动了我校的“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各二级学院及教师工作部都有了明确的未来工作努力方向。相信教师将在“课程思政”的建设过程中,不断丰富知识,拓展视野,开拓研究领域,不断增值,展现更多的能力,我校师资队伍将不断进步,不断强大!我校也将打造“课程思政”品牌,赢得社会的更广泛认可!
文|李艳艳 供稿|人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