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19日至20日,教育部在上海召开全国民办高校党的建设工作座谈会。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杜玉波,上海市委副书记殷一璀及中央组织部组织二局、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上海市教卫党委有关负责同志出席会议。各省(区、市)党委教育工作部门分管负责同志及负责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的职能处室处长、民办高校党组织负责同志代表共14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我院党委书记郭天成出席座谈会并作典型发言。 凝聚价值取向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中共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委员会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描绘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蓝图,为建设校园文化指明了正确方向。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成立7年来,紧紧围绕教育学生做人,自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逐步形成了富有个性的办学特色,取得了可喜成果。2012年7月,学院党委被评为“上海市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校园文化首先是一种价值文化 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价值取向,重点是如何育人。根据民办高校的学生特点,天华学院把人才培养的要求定位为“四种人”,即讲究诚信、有责任感的“好公民”,找到工作、胜任工作的“职业人”,善于思考、是非清楚的“明白人”,举止文明、富有教养的“儒雅人”。为此,我们提出了“坚持‘专、通、雅’协调发展、培养富有竞争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理念。“专”是指专业功底和实践技能,培养就业能力;“通”是指夯实基础和开阔视野,保持发展后劲;“雅”是指礼仪品格和社会担当精神,提升道德智慧。我们将天华学院的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编印成册,在学校的电子屏上滚动宣传,在新生入学教育、新教师和新党员的学习班上反复宣讲、深入阐释,使天华所倡导的价值文化,内化为学校各项工作的精神动力,内化为全员育人的自觉行动。计算机系的一位同学曾被某高校做退学处理,2年后考入天华学院,在老师的耐心帮教下,不但入了党,而且还考取了硕士研究生。 二、校园文化必须是一种行动文化 校园文化是行动文化,必须在实践中反复强化,渗透到民办高校的教学过程、学生管理、养成教育和物质环境等各个方面。 第一,体现在教学过程之中。我们对“专、通、雅”协调发展的培养目标进行细化量化,制订了16条学生能力和素质标准,修订了23个专业的培养计划,突出实践能力、国际视野、学会做人三个重点。为了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校园内营造崇尚实践技能、重视就业能力的文化氛围,我们依托嘉定工业区,坚持每年与周边企业联合举办一系列专业技能大赛。2011年12月,在教育部举办的第六届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上,天华学院荣获团体一、二、三等奖;个人一、二、三等奖若干名。为开阔师生的国际视野,了解世界多元文化,我们投入1500万元,先后选送了33名中青年干部到美国知名大学锻炼学习,选送了35名青年骨干教师赴美攻读博士学位。 第二,体现在养成教育之中。我们成立了国学院,将优秀文化经典列入教学计划,作为必修的校本课程;要求学生在四年学习期间,阅读经典30部,并列入检查考核。学校党委还组织全校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开展结对帮带活动,几年来,全校500多名学生党员,800多名入党积极分子,带动了2000多名学生的成长,扩大了党的群众工作基础。从2011年秋季起全面推行德育学分制,把德育学分和专业学分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德育学分的内容,包含了对学校日常规范的遵守和文明礼仪的养成,以及对一切美好行为的倡导和奖励。每周我们的学生都能收到辅导员发来的两条名言警句。 第三,体现在环境熏陶之中。首先,我们投入400多万元建设了一座长300多米的文化长廊,精心辑录了古今中外的名言警句400多条共4万余字,集中反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李岚清同志为之亲笔题名“修身苑”。我们还专门为文化长廊培训了一支60余人的学生宣讲团。其次,大学生宿舍是民办高校环境育人、建设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40名来自部队优秀退役士官担任副辅导员,早晚深入宿舍,内务管理常抓不懈,学生宿舍干净整洁。 三、校园文化是需要守护传承的文化 民办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一怕“翻烧饼”,二怕朝令夕改,三怕人走政息。天华学院主要从5个方面守护传承我们的校园文化。一是从把握学校发展方向的层面,党委拥有重大决策参与权、办学方向监督权、日常工作知情权、任用干部审议权和党务费用支配权等五项权利。二是从大学制度建设的层面,领导班子先后3批参加了教育部组织的大学章程建设培训班,争取在明年上半年制定出比较完备的《天华学院章程》,切实做到依法治校。三是从领导干部选拔的层面,把是否赞同、执行天华的办学理念作为董事会聘任校长的先决条件;学院党委出台了《干部选拔的票决制度》,规定无论是校级或中层干部的任命,都必须经过教代会的信任投票,得票70%以上才能获得任职资格。四是从学校运行重要环节的层面,遴选出125个质量控制点,由资深教授组成的质量监督委员会监督实施。五是从启发群众自觉的层面,每学期举办一次全校性的“检讨现实、思考未来”学习会,认真查找在贯彻办学理念、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