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教学检查总结

发布者:管理员发布时间:2014-12-02浏览次数:139

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

期中教学检查总结

 

为进一步规范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建立起教学质量保障长效机制,根据教学工作安排,教务处联合质监委组织开展了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教学检查工作。

本次教学检查主要采取系(部、处)自查、学院检查的方式进行,共分为两个阶段,具体安排见下表:

检查阶段

检查

时间

检查

方式

步骤

检查内容

负责检查部门

第十周:11月

7-11

(部)

第一步:

117日,成立系(部)

教学检查领导小组

安排工作

(一)常规检查

1.教学材料(本学期)

2.试卷情况(上学期期末)

3.毕业论文材料(往届);

(二)重点检查:

课堂教学效果(听课)

(部)

第二步:

118日-11日,系(部)

开展准备工作

第十一周:

11

14-18

1.到各部门查看相关教学材料;

2.听课

3.师生座谈

教务处 质监委

根据安排,本次期中教学检查有条不紊地开展,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系(部、处)自查情况

1.根据要求,各教学部门按时成立了期中教学检查领导小组。

2.本次期中教学检查要求各系推荐一门课程,学院检查组派专家听课。14个教学部门共推荐课程17门,其中英语系、日语系、实习实训处各推荐2门课程。多数教学部门推荐的是专职教师的课程,其中机械系推荐的是新进教师赵蓓蓓的《冷冲模设计》,学院检查组专家对该门课程评价也较好。

3.各教学部门根据要求,对教学计划执行情况、教师上课情况(包括学生管理)、实验教学管理、教学基本材料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细致和全面的检查,并认真填写了《自查表》,进行了自查总结。

4.各教学部门召开了教师和学生座谈会。其中实习实训处作为开课部门,而非学生管理部门,按照本次检查的要求,可以不召开学生座谈会,但是实习实训处积极召开学生和教师座谈会,并邀请检查组老师参加,态度非常认真;有些教学部门把学生座谈会所反映出的问题在教师座谈会上提出讨论,有的放矢,如经管系国际商务专业;艺术系的教师和学生座谈会不仅有座谈会记录,还附有照片,尤其是从教师座谈会的照片中可以看出,本次座谈会内容丰富,教师态度积极;有的系不仅召开学生座谈会,还下发调查问卷,详细了解学生对于本专业教学和学生管理的意见和建议,如艺术系、经管系、电子系都下发学生调查表(问卷)。

5.本学期,特别是松江会议后,多数各教学部门把听课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抓手,部门领导听课和教师之间听课的频率较以往有所提高。本学期各教学部门听课情况如下:

教学部门

本学期听课(人次)

教学负责人听课(次)

教学负责人听课(门)

机械工程系

16

10

6

电子与信息工程系

14

12

5

计算机系

12

8

8

经济与管理系

6

5

5

英语系

31

6

4

日语系

7

0

0

教育系

4

6

6

艺术系

32

6

6

对外汉语系

6

6

4

心理系

10

4

4

交通与物流管理系

18

12

11

德语系

16

8

4

国学院(汉语言文学)

4

4

2

实习实训处

8

4

3

基础部

3

1

1

总计

187

92

69

二、学院检查情况

根据安排,学院检查组检查了各系(部、处)的教学材料;参加了绝大多数教学部门的学生和教师座谈会(因检查组成员上课或者座谈会安排在晚上未能参加个别座谈会);共听课17门次,涵盖所有教学部门。

除了期中教学检查安排的一般性检查、听课和座谈外,检查组老师还在期中教学检查周期间不定期地到各教学楼巡查,了解学校教学状况,发现问题后,都能及时地与相关管理部门联系并反映问题,积极维护教学秩序的稳定。

三、根据检查结果对于我院教学现状的总结

结合学院检查组检查和各教学部门自查情况,可以看到,我院目前在教学方面总体状况良好,但是也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在学院经过几年的发展,开始把工作重心转入到内涵建设时,这些问题就显得愈发突出,应在以后的教学管理中给予重点关注和解决。

1.教学文档的管理比较规范。经过几个学期对于教学文档的建设,目前我院各教学部门都建立了比较规范的教学文档,并有一支专职的档案管理员队伍,管理上也比较认真规范。

不过在检查中,也发现有的系的试卷有任课教师未签名、样卷中缺少标准答案等情况。此外,也发现有的系毕业论文材料保存的规范程度还不够,应在以后的教学文档检查中重点关注。

2.多数教师能认真对待教学的各个环节,做到课前备课,有规范的大纲、详尽的教案;课堂管理有效,按时上下课,教学内容讲授清楚。学院检查组对于所听的17门课程反馈都比较好,这17门课的教学都比较规范,重点比较突出。在教学巡查过程中也可以看到,多数课堂教学秩序比较好,大多数学生听讲认真。

但是,通过检查组的抽查和学生的反馈,也发现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

1)教师对课堂的管理和控制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与学生的互动有待加强。有的教师课堂考勤较少甚至不考勤,也有个别教师课堂考勤时间过长。外聘教师对于课堂的管理比较松散。在教学巡查过程中,检查组老师发现有的课堂仍存在学生打瞌睡、玩手机的现象,甚至发现有个别外聘教师照本宣科,在20分钟左右的时间里只盯着笔记本电脑讲授,与学生没有任何互动,学生聊天,玩手机,教师也不予理会,尽管开着投影仪和大屏幕,但屏幕上没有内容,只有屏保不断闪动;很多系的学生在座谈会中也反映有的任课教师很少维持课堂秩序。

2)教师需要下大力气研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无论是检查组听课还是学生座谈会反馈,我们都可以看出一点,我院的很多教师目前都处于“能上课”到“上好课”的过渡阶段。有的教师上课重点不够突出;有的教师上课内容比较枯燥;有的班级学生程度不一样,任课教师分层次教学做的不够;有的教师在与学生的交流中不注意方式方法,引起学生的反感或对立情绪等等。总体看下来,学生对于我院专职教师的认可度大于外聘教师,尤其对于计算机课程外聘教师的认可度不高,这也与本次期中教学检查学生座谈会参加对象主要是2011级新生,且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相对薄弱有关。对于认真负责的教师,学生也能给予非常积极的评价,比如经管系11秋财务管理专业2班的学生在座谈会中就提到,希望教《大学英语》的外聘老教师姚玉燕老师多休息;艺术系09级学生提到《多媒体》老师肖晔有孕在身仍坚持教学严谨并主动为学生解答疑惑。

3)教学材料特别是教案要进一步完善和规范。目前我院所有课程都有格式比较规范的教学大纲。但是通过系部自查和学院检查,我们发现,第一,对于教学大纲的内容的准确和规范程度,目前有的课程没有很好的监管,特别是那些只有一个老师上,很难开展教研活动的课程,出现这种状况与我院只有系一级管理单位,每个系下面没有设立教研室有很大关系,也与我院的教学资源整合不够有一定的联系。第二,有些课程有教学大纲,没有教案,或者教师以课件代替教案,也有的课程教案或讲稿更新不及时。这是需要各教学部门工作改进的重点,也是我院下一次教学资料检查的重点。

4)有的课程没有布置作业,也没有阶段性测试。

5)个别教师停调课比较随意,个别课程中途换老师,学生适应有一定困难。这与我院外聘教师多,管理困难也有的一定的关系。

3.教师和学生座谈会上也反映了一些其他方面的问题:

1)两节课连上,中间没有休息,学生中途出去,影响课程正常秩序,教师管理有难度。

2)有些多媒体设备老化,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3)有些教师对德育学分制了解不够。有些教师和学生认为德育学分制在执行过程中还需不断改进完善,特别是执行人的认真程度有待加强,机械系教师在座谈会上反映,收到德育学分制告知单,但告知单上提到的班级在所检查的时间并没有在该教室上课。

4)教师教学任务重,很少有时间专心研究教学或进行科研活动。

5)专业课程设置要有总体规划,避免出现不同课程内容重复,学生多次学习的状况。

本次期中教学检查反映出我院教学现状:整体运行平稳,局部问题突出。在今后的工作中,教学管理和执行部门都应也将把本次检查发现的问题作为工作改进的重点,提出解决方案,并积极加以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