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记者团2014年度工作总结
一、绪论
大学生记者团自20014年4月成立以来,在克服了诸多困难的同时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绩,不论从采访报道上,还是在开展活动方面都有着出色的表现。但同时也存在工作上不成熟的地方。总结记者团成立至今,汇报工作如下:
二、活动类型、名称及成果
(一)在采访报道上
自记者团成立以来,追踪报道校园内各类大小赛事、活动,不仅很好地完成了新闻稿的撰写,并开展对校内典型人物、热门活动进行专题报道。其中包括人气教师、优秀班助理等人物专题以及“中华诵”系列活动、人气至尊、韩素音翻译大赛等活动专题。第一届记者团成员共计17人,完成稿件量80篇,其中13人新闻稿件被采纳刊登于校网。同时,记者团积极与《笑生活》合作,刊登稿件共有2篇。从记者团成立至今记者团成员稿件在数量上有了很大的突破,同时在质量上也有了较大的提高。在完成这些采访报道工作的同时,记者团成员凭着敏锐的新闻敏感度活跃在二级学院各个大事活动的现场,如语言文化学院的外语文化节等大型活动。
(二)在组织活动方面
记者团在2014年4月成立以来开展了组内培训、团内大会以及纳新等活动。5月底第一届记者团揭牌仪式暨团内培训大会顺利开展。6月初至7月第一届记者团成员参与“中华诵”全程报道,包括海报设计、专题撰写、新闻采写以及纪念册编写。参与采访报道工作的共计17人,前后完成采访稿件量18余篇,其中有两篇专题稿在《笑生活》中刊登。9月新生入学,记者团组织人员进行迎新工作采访,策划完成迎新专题稿件。10月初,在党委宣传部的指导下,记者团圆满地完成了纳新工作。随后对新成员的考核工作也是在有条不紊地开展。10月中旬,记者团成立推广小组,负责记者团微博、微信订阅号项目的推广。同时,策划成立记者团团刊《青简谈》。自4月至10月,记者团共开展会议10次,其中包括全团大会3次,各组内会议7次。
(三)在校外活动中
记者团除了在校内有积极的表现,在校外同样热情参与各类活动。今年3月,陈旭被聘为《新民晚报》实习记者参与《新民晚报》大学城采写、编辑工作。已有23篇登报,参与编辑的稿件达90篇;今年4月,陈旭被聘为易班网记者团记者,参加崇明采风、复旦大学培训等活动;10月初,记者团成员王一鸣参加《新民晚报》实习记者选拔;10月末,记者团应邀参加上海市孔子文化节闭幕式采访工作。由于前期在党委宣传部领导和指导老师的细心指导下,大学生记者团成立5个月以来,积极参与校外活动,拓展了记者团交流,加强了我校记者团的宣传力度,更好地鼓励记者团成员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三、活动汇总表格
活动类型 | 时间 | 活动名称 | 成果 | 备注 |
4月份 | 大学生记者团成立准备工作 | 前期任务较好完成 | 陈旭为第一届团长、关一成为副团长 | |
5月份 | 记者团招新并开展大学生记者团揭牌仪式暨专业技能培训大会 | 对新生进行专业的培训,提升成员的专业技能。同时为进一步开展工作奠定基础。 | 新招成员15人,第一届记者团共计17人,其中各二级学院每一专业设立1名通讯员 | |
10月份 | 记者团纳新 | 招收新成员23人 | 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考核,按稿件完成量、活动参与率进行和核算,11月进行删选 | |
11月份 | 记者团微信订阅号、微博以及团刊策划 | 已经注册记者团微博账号以及微信订阅号,完成记者团团刊策划 | 记者团独立策划、采访写稿、排版校对刊印 |
四、问题及建议
经过一端时间的磨合,记者团问题逐步显现出来。组长责任意识不够强,组员的培训虚化,组员及组与组沟通交流不够,组员管理不严等问题,针对这一情况,在新一届将落实每一个组长的责任和工作要求,并根据实际情况实行量化考核。根据这些问题,归纳成以下三点:
一、加强团员专业素质的整体提高
(1)每月进行1次的新闻培训,每次培训以团员所写新闻为实例分析。所有成员必须按时参加,有特殊情况者可向秘书组请假。每位成员总结记者团一段时间的新闻稿写作情况,向团长汇报。所有成员均有主持培训的权利,可提前申请和准备。新闻培训中,还可包括摄影知识培训。
(2)存档制。做好记者采访和摄影活动记录,要永久存档,以作为日后奖惩依据,由秘书组负责,同时进行云端备份,建议每位成员都准备一本专门的《学生记者采访,摄影活动记录》(注意:具体实施方案如下:团内成员历次活动都要填写《学生记者采访、摄影活动记录》,学期末交由秘书组存档。)
(3)为了提高大家的积极性,建议进行绩效考评制。按照成员所完成的稿件数量、质量以及在校网的刊登量进行加分制,出席活动的次数也纳入考评。这也作为评选“优秀记者”的依据。
二、进一步完善记者团机构。
(1)采编组:主要承担宣传部临时突发的采访任务。包括采访学校领导,老师,学生等。主要是负责人物采访,同时也包括学校会议,晚会,比赛等新闻的采写工作。建议由具备一定新闻专业知识和采访经验的团员担任组长。每月新闻稿采写量提交秘书组处汇总。
(2)摄编组:负责日常新闻事件的跟踪拍摄,主动参与校内摄影类活动,配合采编组参加采访拍摄任务。副团长管辖摄编组。(建议:摄编组负责人应该举行相关摄影培训,在大力培养一部分摄影突出人才的同时保证全体团员都具备一定的摄影知识。)
(3)秘书组:负责记者团日常活动安排,例会通知、会议记录、向成员传达记者团会议的决议方案,建立记者团成员档案、各项规章制度,活动场所的联系与选定,记者团群管理和日常维护,建立本部门成员的定期考核制度。
(4)技术部:负责记者团微博、微信订阅号、团刊的排版工作,后期包括APP制作等。(后期招新设立。)
(5)编辑部:负责新闻采写稿件的审稿、文字校订等,做好来稿登记和处理登记。同时,负责微信、微博、团刊的编辑工作。(可以由采编组下设一个小组成立。)
三、提高记者团的实践活动能力,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其影响力
进一步加强记者团的实践活动能力。有几点建议:
(1)积极参加社会活动:例如上海校媒成员的选拔、《新民晚报》大学版的编辑等。扩大天华的宣传力,以及记者团的影响力。
(2)积极向社会媒体投稿。
(3)提高自己敏锐的新闻触觉,可以参与上海各大高校的校园采写,进一步加强和其他高校的联系。
汇报人:陈旭
2014年1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