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专题报道我校经典阅读活动

发布者:文明办发布时间:2015-12-02浏览次数:207

2015325日,新民晚报记者王蔚以《没读完30部中外名著不得毕业——上师大天华学院培养学生博览群书出“硬招”》,专题报道我校经典阅读活动,以下是报道原文:

点击查看原图


没读完30部中外名著不得毕业

——上师大天华学院培养学生博览群书出“硬招”


30部中外名著,分4年读完,还必须按要求完成30篇读书笔记。2011年秋,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从大一新生开始推行“经典阅读计划”。这几天,大四毕业生除了忙实习、忙求职、忙毕业论文,还要不忘检查整理自己的读书笔记是否已经全部保质保量完成,否则就会过不了毕业关。


名著垫底提升修养

第一学期读《论语》《唐诗三百首》《三国演义》《大国崛起》《哲学与人生》,第二学期读《孟子》《孙子兵法》《宋词三百首》《水浒传》《共产党宣言》……30篇规定书目中既包含了中国的四大名著,也有罗素的《西方的智慧》、卢梭的《爱弥儿》等,还有毛泽东的《实践论》与《矛盾论》。学校董事长邹荣祥说,哈佛等世界名校都有读书计划,会要求学生在求学期间博览群书,学校也会请教授们开出一长串的书单,这样的正规化、规模化阅读,不同于一般的阅读休闲读物,那是吃膨化食品,而阅读中外经典名著犹如是在吃压缩饼干,有了几十本名著在胸中垫底,学生的学识和修养自然会有所提高。“我们要培养学生正直诚信、举止儒雅、具有国际视野,首先就要让学生与书为伴,爱读书、会读书。”他说,除了要求学生人人参与阅读计划,学校还动员每位教师都共同参与,特别是辅导员必须与学生一同阅读规定的篇目,做学生求知的榜样。


经常开展阅读辅导

为更好地推进经典阅读活动,校图书馆开辟了经典书籍专区,有的学院还在教学楼内自行摆设了读书角,供学生课余随时翻阅。校国学院至今已开设了180多场经典名著的导读讲座,对学校推荐的每本书都不定期地进行阅读辅导。而且,学校还利用云技术,将推荐书目和辅导课视频打包推送给学生,供大家在线阅读。机械自动化专业的朱奕非同学爱上了读《论语》,他说,虽然班上的同学都是学工科的,但《论语》给出的人生启迪让大家受益匪浅。学前教育专业的王天婕同学和同学们不仅把《哈姆雷特》分析得头头是道,还选出其中的精彩章节排演一出小话剧。音乐专业的明星同学说,霍金的《时间简史》起初很多人读不懂,于是,宿舍里的四位同学便分工每人读一个章节慢慢地啃,然后再聚在一起交流,理出阅读的难点和重点。


严格考核阅读笔记

把阅读规定数量的经典名著作为每个专业本科生通识教育的必修课,天华学院的“硬招”在沪上高校里开了先河。考核总分为100分,其中基础分为60分,要求完成30篇经典名著的读书笔记或阅读心得,每篇不少于1000 字,由辅导员批阅打分;40分的提高分,则是分别奖励给参加每月一次的读书演讲会,以及参加每学期一次的校级读书征文比赛的获奖者。虽然是开放性的考核,但要完成一篇读书笔记也并不容易,首先是绝对不能从网上扒文糊弄拼凑。校学生会专门成立了由8名学生干部组成的“读书笔记甄别鉴定小组”,负责进行网络检索和比对,不让任何的抄袭蒙混过关。(《新民晚报》记者 王蔚)

(详情请点击:http://xmwb.xinmin.cn/html/2015-03/25/content_40_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