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8日下午,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手金晶作客我校晖华楼小剧场,参加“奋斗的青春最美丽——中国梦·青春行”主题访谈。本次活动由我校团委主办,党委宣传部部长齐砚奎、校团委书记包静波、学生代表陈玉枫参加访谈。党委书记韩晓玉、各党总支书记以及近300名学生参加活动。金晶激情澎湃的讲话以及她那坚定的眼神、上扬的嘴角深深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金晶,一个平凡却不平凡的女子,九岁那一年上帝夺走了她的右腿,她却高呼:“我要告诉上帝,即使这样,我也能走完全程。”奥运会那一年,她是火炬手,保护着奥运圣火,面对“藏独”分子的疯狂抢夺,身材单薄的她拼了命反抗,她说:“我就属于那种不撞南墙不回头,而且撞了之后看能不能撞开的那种人,骨子里特别拗。”她说你想从我手中抢走火炬,除非从我尸体上爬过去!短短的访谈却深刻地诠释了一个大写的“尊严”,我们不禁为之感动而感慨。轮椅上的圣洁天使,守护着“祥云”,守护着“微笑”,守护着“不屈的尊严”。
此次访谈以励志、感恩为主题展开,话题从金晶对我校的第一印象开始。她笑着说:“我之前看了同学们的VCR,我觉得同学们很有活力,可爱。我也知道大学生活有压力。在课程满的情况下,学生还有青春、有活力、有想法,坚持自己。我觉得这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
接着,她分享了小时候的经历:“我小时候学习不太好,记得当时有一类学生,他们的成绩随着对老师的喜爱程度而产生波动,特别喜欢挑战老师。我当时的成绩忽高忽低,夫亲很严厉。说到我的腿,我的腿是9岁的时候伤的。我9岁之前是活泼,爱动的。9岁的时候,我崴了脚,将近一个月都没恢复。我爸是知青,我从小是在安徽长大的。当时医生说如果是那种病的话,要去做化疗。我当时听到一个“港”字,还以为要去香港。后来到了医院后,父亲对我说我的腿可能保不住了。因为我得的是恶性肿瘤。我觉得我还是比较幸运的。当时我们就明智的做了一个高位截肢,当时正巧得到了美国的一个化疗方案。后来我的病情逐渐恢复了,就回去上学了,同学们对我都非常好。我还多了一个妹妹。其实绝大部分残疾人时间一长就会适应自己的生活,对待那些残疾人和平常人一样就是对他们最好的尊重。”
在被问到“您的人生转折是那几次?9岁是一个很大的转折,08年是一个转折,哪一次转折收获更多”时,金晶说到:“9岁是个转折,08年是之后的一个发展。我觉得转折比较大的是当运动员的事情。当时16岁回上海,顺利的进入了一家单位,后来我的击剑教练问我要不要去练击剑,当时我就特别喜欢,想去,但是父亲不同意,当时闹得有点僵,不过后来我还是去了。当你遇见自己喜欢的事情或东西时就会奋不顾身。其实真正感动的还是08年这件事,当时有朋友对我说,我可以参加火炬手的选拔。当时选上火炬手时,工作人员对我说不管你有没有选上,你在我们心里都是火炬手。当时我发现我的好是有人欣赏的。这对我来说真的是非常大的转折。
话题最终聚焦到2008年奥运会火炬传递事件上,2008年4月7日,北京奥运圣火在巴黎传递途中受到极少数“藏独”分子干扰和破坏,中国奥运火炬手金晶在巴黎奋不顾身护卫圣火的行动深深感动了我们。回忆起那次事件,金晶颇多感慨,按照事先的安排,金晶要借助轮椅上安装的支架传递火炬。7日凌晨,金晶接到一个朋友的短信告诉她奥运火炬传递在伦敦受到干扰,于是金晶决定不用支架。“我现在真的庆幸当时我是自己拿着火炬的,就这样,我一路用双手举着火炬,手臂一直伸得直直的,当时没觉得什么,传递完才感到两只手臂都酸了。”“在巴黎的奥运火炬接力中,我只做了一个中国人应该做的,我还是一个普通人。”金晶淡定而平静的说到。
访谈中,金晶寄语天华学子:“我们不能让所有人都了解我们,都理解我们,都看懂我们。可能并不是每个选择都是正确的。但是当你回顾之前这段时间,你就问问自己你对自己满意吗?对自己愧疚吗?是不是对自己问心无愧。但凡有人认可你,我觉得那就是你的价值。我认为每个人都很优秀。”
不知不觉中,一个多小时过去了,金晶和同学们谈生活、谈奥运、谈人生。乐观、自信,是金晶留给同学们的深刻印象。金晶面对人生挫折的不屈不挠,守护圣火的临危不惧等感人事迹,激发了在同学们。柔弱的她面对那环伺的狰狞,不屈的尊严写进斑斓青史,她总把生活中的不如意轻描淡写,她总把小小的幸福因子放大成一个大大的笑容,是金子,始终亮晶晶!让我们带着金晶老师天使般的微笑,传承独属于中国人的骨气,去守护我们的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