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2015-2016学年度,全校教职员工在教学、科研、管理等各项工作中,辛勤耕耘,锐意进取,取得了可喜成绩,涌现出了一批爱岗敬业、立德树人、严谨笃学、无私奉献的好教师。为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全面深入,为进一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续发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努力践行“为做人而学习”的校训精神,学校开展了“师德标兵”评选工作,李娟、韩苏曼、胡玥、周丽婕、聂晓晶、刘敏、盛术俊等7名教师被授予“师德标兵”荣誉称号。就让小编带大家去一睹他们的风采。
简介
●周丽婕老师,工学院电路分析基础专业课教师
●本科毕业于江苏工学院(常州大学)、研究生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
●获奖经历:
2010-2011学年获得“优秀学生工作者”称号
2016年获得“优秀共产党员”和“师德标兵”称号
2016年带领学生团队以“智慧宿舍”作品荣获海峡两岸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二等奖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周二午后,我们一行人轻轻的叩开了周老师办公室的门。阳光透过玻璃折射在规整的米白色地砖上,周老师披散着乌黑的秀发报以我们爽朗的微笑。
我想那一刻我即明白了周老师被学生们喜欢的终极奥义。没有任何人会讨厌这样一个人,她像春风,柔拂着这初冬的刺骨。
倾心耕耘,静待花开
对于从事教师这份职业,周丽婕老师坦言是一种缘分。“起初我并不想成为一名教师,而是想在外企里做一名技术人员。”但在华东师范大学读研期间, 她被师范类学校里浓厚的人文气息所吸引了。在室友的感染下,在家人的鼓励下,萌生了走上讲台的念头。于是在毕业后,她抱着这样的热诚来到了天华任职,从辅导员开始干起,一点点地积攒着教师的经验。
如今的她正在教授工学院的电路分析基础课,这是一门重要但也相对难懂的专业课。为了上好每堂课,周老师常常会花大量时间来准备。她笑着说道:“这门课虽然十分枯燥难学,但我会尽可能的在知识点中加入有趣的东西教授给学生,帮助他们理解。”她总是耐心地解答学生们的每一个问题,细致地分析理由和原因。即使面对学生的重复提问也不觉得厌烦,即使耽误了和女儿相处的时间也不觉得遗憾。她笑着对我们说:“作为老师就要传道授业解惑,不着眼于自己的小家,而是以博爱的胸怀帮助更多的孩子在大学四年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方向。”
工科专业强调实践性和协作性,所以她也十分看重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她经常鼓励学生多实践,也常常会跟孩子们一块完成某个课题,以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她还多次带领学生们去参加全市全国的比赛。周丽婕老师深知一个优秀的团队,要具备团结合作、互助有爱的品质,故而她以身作则,教导学生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尊重,有分歧时多加交流、顾全大局,不因个人小利而伤害团体。“我们会公正地测试方案性能,在比赛中不断发现漏洞并改正它。”基于这一观点,周老师带领整个团队经常加班到十二点,周老师的全程陪同给孩子们传递了一种正能量,也教会了他们刨去专业知识以外更重要的东西。
忙于课上课下的周丽婕老师就像是一位耕作者,默默地付出着自己,静待着桃李盛开的日子。
双重思维,趣味生活
众所周知,“女生学不好理科”这一说法广传已久。作为女性工科教师的周老师对此却有着不同的看法。她认为是否能学好理科并不是由性别决定的,而是看性格、思维。女生学习理论知识更强,而男生更擅长动手实践操作。这就使得两者的思维有很大的不同,但这并不影响女生利用自己的优势面去学习理科。
周老师毫不避讳地直言这种理科思维带给她的好处。例如在做决定时不会率先感情用事,而是先理性规划,考虑做一件事的最好情况和最坏结果。在生活中,她也可以常常利用理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比如家里女儿的玩具坏了她就可以轻松的修理好,即有趣又便捷。
但周老师也坦言理科思维和文科理念亦需要结合。“我在本科时期,只是希望自己能学到一项对以后就业有帮助的专长,所以忽略了人际交往。但与人交往和团队合作也是同样重要的,所以在读研时我就尽可能地弥补,在保证学业的情况下锻炼自己与人交往的能力。”
情系教育,一心向党
生活不仅需要热情,还需要信仰。周老师在2004年就已经入党,她认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是很必要的。因为之前许多党员并不重视自己的身份,没有以一个合格党员身份来要求自己,这样就不能坚定自己的内心,容易与腐败风气随波逐流。
“我的入党宣誓仪式是我读研期间进行的,当时我就觉得党员一定要有自己的信仰。我认为端正入党的动机,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做事情不以自我为中心是入党的前提。”
“师德标兵”是学校授予周老师的荣誉,也是学生们对老师的爱和赞扬。对此,周老师十分的谦虚,只是笑着告诉我们:“我认为做一个老师最重要的就是师德。师德就是要有爱,爱你的学生、爱你的专业。爱学生,在上课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尽可能地改变枯燥的课堂,传授给孩子们对他们有用且有意义的知识。”
周老师坦言在校期间确实也曾有过被外界高薪企业所诱惑的经历,但她一直热爱着这份职业,所以没有任何动摇。“我会带一些小礼物、小点心到课堂上,奖励一些表现好的学生,在私下也尽可能地和学生成为朋友,倾听他们学习或者生活上的烦恼。我非常享受这份工作带给我的人生价值。”
乌申斯基曾说:“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周老师即是这样的阳光,为学生们驱散前进道路上的乌云,也为他们温暖着前行的路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