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师德建设】

考评指标:

1-4-10.完善师德和学术道德规范管理制度,每学年开展师德师风调查,学生满意率达到85%以上。无严重违反师德情况。(1分)

1-4-11开展形式多样的师德主题教育活动,明确全员育人的岗位职责,表彰和宣传教书育人先进典型。(2分)

1-4-12开展对新聘任教师、青年教师、学术骨干、留学回国教师等不同群体的思想教育。在教师培训特别是新聘任教师岗前培训中有针对性地开展师德教育。(2分)

1-4-13在教师绩效考核、表彰奖励、职务聘任等工作中实行“师德一票否决”。(1分)


指标综述:

师德师风是教师工作的精髓,是教师之灵魂,自建校以来,学校非常重视师德师风建设,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贯彻到精神文明创建全过程。学校通过一系列措施逐步形成了教师自觉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调整知识结构、提高教育教学业务水平的良好教风。

1-4-10.贯彻上级文件,践行师德公约

学校将《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六个部分、600多字及《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的内容公布在校园网上要求全体教职工进行学习,并将要求落实到教师日常教学管理中。在教室、图书馆、实验室、机房等地的墙上各类名人语录、教师守则随处可见,时刻提醒教师自觉遵守道德规范,树立高校教师良好的职业形象。

学校重视教师职业操守和职业规范的遵守,在建校初期,经过充分讨论,建立了《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师德公约》,提出了“献身教育,甘为人梯;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培养英才;热爱学生,诲人不倦”的三十二字方针,要求教师恪守职业道德。学校还制定了《教师课堂教学规范》、《任课教师应具备的基本条件》等文件,定期开展师德教育。师德教育也是我校教师岗前培训的重要内容。学校还将所有这些内容汇编成为《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教师手册》,下发给每个任课教师,并将学校《教师教学课堂公约》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提交教代会讨论和院长办公会议通过后,将《公约》发至每个教师手中,张贴在每个教师办公室。

学校将教职工行为准则和师德公约作为《教师手册》的开卷内容。除了新教师培训中将师德讲座作为重要内容,还将师德教育常态化,每学期组织师德报告会。学校将师德教育常态化,认真计划、组织落实,每学年初,学校组织为期一个月的新教师培训和为期一周的全员培训,每学期开学组织师德报告会,尤其是每年新教师的入职培训,都专门安排了师德师风、职业道德方面的培训课程,帮助教师树立主人翁责任感,确立长期服务学校的坚定信念,树立为民办高等教育事业奉献智慧和才华的雄心壮志,激发了广大教师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热情。2015-2016年学校无严重违反师德情况。 

(图1:“天华陪伴你成长”视频拍摄表彰暨第32个教师节庆祝大会)


1-4-11.倡导为人师表,树立师德典型

学校在师德师风建设方面,注重“树榜样、立新风”,用积极的价值导向鼓励教职员工向优秀教师学习。学校自建校之初就确定了教职工行为准则和师德公约,制定了《守护天华价值理念》,将学校“诚信与责任”的办学理念纳入其中,并要求每位教职工“像热爱自己的生命一样热爱教育事业,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学院品牌,像关心自己的亲人一样关心学生成长”,全体教职工人手一册,并且举行了专门培训,使崇尚无私奉献的职业精神深入人心,化为实践。学校每年教师节都举行隆重的表彰大会,对优秀干部、优秀教师、优秀辅导员和优秀员工给予表彰。“师爱为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德的核心是关爱学生,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因此学校定期举行征文比赛,把教职工平时工作的点点滴滴,通过学生的视角表现出来,折射出我校教师们的师德风范。

2015年6月,为宣传广大教师立德树人、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严谨笃学的先进事迹,弘扬当代教师的高尚师德和美好品质,我校举办了“我心目中的好老师”主题报告会,9位报告人轮流上台发言讲述他们心目中的好老师。2016年9月,在第32个教师节庆祝大会上,党委书记韩晓玉宣读了师德标兵和教学比赛获奖教师的表彰决定。韩苏曼、周丽婕、胡玥、聂晓晶、盛术俊、李娟和刘敏七名教师获得我校2015-2016学年度师德标兵的称号。随后,大学生记者团对这七名教师一一进行了采访。

2015-2016年,学校各学院、各部门教职员工团结一心,紧密合作,在校外各类评优活动中屡获佳绩。语言文化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教工团队被评为“2015年度上海市巾帼文明岗”;我校工会获得上海市教育系统“先进教工之家”称号;我校“妇女之家”被评为2015年度上海市教育系统“妇女之家”示范点;教育学院荣获“上海市工人先锋号”称号;工学院青年教师刘伟获得了上海市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标兵”荣誉称号;继龚春蕾、许岳、孙叶青、王茜之后,我校教育学院院长滕薇、管理学院党总支书记王一青获得“2016年上海市育才奖”。这些荣誉的获得,离不开教师的无私奉献、辛勤耕耘,也为其他的年轻教师树立了典型,为学校建立优良学风教风,以高尚师德、人格魅力和学识风范教育感染学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图2:左:刘伟获得了上海市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标兵”荣誉称号  右:滕薇荣获2016年育才奖获奖证书)


1-4-12.加强思想教育,提升教师素质

为了督促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改善教学效果,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每学期学校各相关部门分别召开学生座谈会,了解教师教学情况和学生对学校教学工作的意见、建议。我校定期开展学生评教活动,比如,在2015-2016学年对全校各专业该学年授课情况所做的学生问卷调查中,全校92%的学生参与测评目前在教的862门单元课程(包括基础课、学位课、非学位课),学生对我校的课堂教学平均满意率为91.19分,其中90分以上课程697门次,占参评课程80.1%,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效果得到了学生的普遍认可。

  

(图3: 左:2016年教师职称聘任仪式    右:韩晓玉书记带领新教师宣誓


1-4-13.加强师德考核,严把教学质量

学校将师德建设作为关键性工作,渗透在各项管理实践中,常抓不懈。在年度考核、各类评优活动和教师职务聘任(职称晋升)中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

学校成立了专门的思想品德考察组,由人事处牵头,党委直接领导,对晋升职务人员或参评各类奖项人员的思想政治表现、职业道德等进行考察,考核不合格者不得申报相应专业技术职务或参与优秀教师评选。到目前为止,我校师德师风方面投诉率为零。

学校采用全员电子考核,将“师德师风”作为重点内容纳入考核指标,将教师获奖情况、优秀工作案例和违纪违规等一并计入电子档案,加强考核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