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3日教职工大会总结讲话稿
各位老师,同志们:
根据董事会的工作要求,校行政一班人带领广大教职工励精图治,狠抓落实,在提高学校声誉、改善办学条件、完善管理制度、提升人才培养水平等方面携手努力,教学、管理和服务等各项工作,循着董事会指明的方向轨道,快速有序的运行。下面,我代表学校行政,就本学期工作做总结发言。围绕教学中心地位,以教学目标、教学条件、教学过程和教学质量这四大板块,讲四方面的内容。
第一方面,凝炼教学目标,人才规格更加清晰
1、制定了新一轮的各专业培养方案。
为此,教务处牵头,会同各专业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根据2015级培养方案修订原则意见与培养方案制定推进计划表,开展了2015级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经过前期调研、初稿拟定、专家论证等环节,即将排版印刷。本次培养方案的修订,对全校26个专业的总学分数和学分对应的学时数做了统一的规定(总学分165;学分:学时=1:16),并通过课程的调整,使实践性环节的总学分(学时)接近或基本达到国家的要求(文科20%、理工科25%)。培养方案的修订切实做到了将“专、通、雅”的十六条能力标准落实到培养方案中,将教学改革的成果体现到课程体系中,使各专业办学目标更明确、特色更突出。
2、各二级学院、各专业、各教学团队,邀请高校、行业、用人单位和政府部门的代表,分别组织了多场人才培养研讨会。
三个对接: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中心,在动中学。
下一步,关于教学目标的聚焦方面,我们需要改进的工作有:
我们对天华学院的办学理念是否真正理解和内化?“专、通、雅”和 “十六条”素质和能力标准,“三个关键要素”和“四种人”,“应用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应用型技术人才”和“智能型技术人才”,这些关系是如何建立,互为支撑?如何落实到人才培养的理论教学和实践环节中,从而形成清晰的天华特色?
同时,我们应该十分清醒地看到,在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引下,推进双证融通试点,强化学生技能训练固然是必要的,但似乎强调学生的高素质、高品味的培养,更应属于大学本科教育的功能。实际上是要求我们,要按照董事会的办学理念,紧扣“专、通、雅”三个字,紧跟产学融合、中外合作、国学经典三条路,正确处理好“专、通、雅这三者之间协调发展的关系。
如何理解高素质?肯动脑,愿创新,求创业的素质,树立自信、敬业、创业的精神,保持发展后劲。如果理解高品味?知书达礼,仁爱善良,有同情心,勇于担当,甘于奉献,提升道德智慧。
第二方面,改善教学条件,硬件设施更上台阶
本学期值得点赞的有:
1、新图书馆投入使用
新图书馆面积达12500平方米,可容纳90万册藏书,100个上网电脑分布在各个楼面,有9个数据库,采用无线射频技术,每本书可定位可视化检索,并实现自助借还。新图书馆为广大师生的学习和科研提供良好的场地和资源保障。
2、实践教学设施不断改进
实习实训处在完成本学期教学任务的同时,积极配合推进、探索教学改革、创新,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实践教学和科研活动的开展,改造了鑫华楼CAD实训机房和明华楼计算机网络实验室,为PLC实验室配置了40台新电脑,完成了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实验室的建设,为光华楼新建三个实验室。管理学院和艺术设计学院改善了实训条件。
3、教学硬件建设持续改善
资产设备处根据学校行政工作计划和工作目标,为确保教学、科研、行政工作正常开展,推进政府专项资金的落实、验收工作的顺利进行,紧抓校园各大项目建设进度。加强资产设备的管理质量,提升信息化水平,完善校园主网站和二级学院/职能部门子网站的建设工作,落实、推进数字化智慧校园建设项目,定期维护校园网络三大平台。
下一步,关于教学条件的增强方面,我们需要做的工作还有:
今年的市教委政府专项已经到位,天华艺术剧院、晖华楼报告厅和小剧场建设的有序进行。汽车服务工程和学前教育两个本科试点项目的实训、教学基地建设。
第三方面,优化教学过程,日常管理更趋规范
据统计,本学期在校学生7666人,分布在223个行政班,27个专业。全校共开出课程529门,计1546门次,其中,全校公选课47门次,提供可选课位3946个。安排学生重新学习近6816学分,共有2132多人次参加重新学习。
1、狠抓考试考务工作
本学期,各类考试工作规范有序进行,完成普通话测试考生1803人次;英语四级116个考场3458人次;六级44个考场1315人次;全国计算机考试考生1982人次,以及日语、英语、德语的专四、专八等多场次、多人数的重要考试。为便于学校教师与教学管理人员,系统地了解并掌握我校有关考试工作的规章制度及操作流程,更好地指导、规范考试工作,教务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听取多方意见,梳理、修订和补充了学校原有的考试相关管理文件,编辑并印制了《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考试工作手册》,更加细化和明确了学校考务工作的相关制度规定。
2、重视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和毕业环节工作
本学期的毕业论文工作以《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手册》为指导,首次启动了毕业设计(论文)查重工作。学位管理办公室严格按照《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复核工作管理办法》要求,开展了2015届毕业生学位论文的复核工作。本次共抽取毕业设计(论文)159篇进行审核,其中149份毕业设计(论文)通过审核,10份未通过。各学院在院内评比的基础上,推荐申报优秀毕业设计(论文)26篇,经过专家评比审核,评选出校级优秀论文23篇。
3、重视国际交流工作
国际交流处积极组织、安排学校师生出访学习、海外交流与深造。2015年5月有14名学生被赴美攻读教育学硕士项目录取,并在学院开始了暑期学分课程(5月25日至7月10日)。 二是积极促进海外学校来校交流合作事宜。三是积极聘请外籍教师、专家来校开设讲座。西俄勒冈大学的3+1经管类双学位项目全面启动,目前已有学生成功申请了该项目。
4、稳步推进教学视频工作
天华教你学英语、天华教你学国学、天华教你如何思考、天华教你怎样做人、天华教你放眼世界。这五大系列课程董事会和党政监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在董事长的亲自关心指导下,“天华陪伴你成长”教学视频工作稳步推进,“天华伴你成长”教学视频拍摄购置专项设备,包括27间多媒体教室和摄制工作室专用设施的配置。本学期共召开校党政监领导参加的工作推进会5次,动员及专题培训会3次,共计87名教师参与了文案编写和录制,特别是万正方教授带领的英语组,表现出了高度的责任感和专业精神,投入大量业余时间和精力用于视频课程的备课,细到每一个单词发音,每一个词汇、句式分析,都严格把关。
下一步,关于教学过程的探索方面,我们特别需要关注的是:
需要改进的工作是,如何在全校形成全员育人、教学育人的氛围,管得严、教得好的同时,我们的老师一定要对学生有爱心,这种爱心贯穿在新生入学到毕业、甚至到毕业之后的全程之中,贯穿在课堂内、课堂外的全程之中,一句话,教学过程不单单是课堂内短短的80分钟。
第四方面,提升教学质量,社会形象更获好评
1、顺利送走2015届毕业生
2014届秋季毕业班52个,应毕业学生1714人,截止2014年7月1日,有1643人获得毕业资格,毕业率96%;经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1172人首批、141人第二批获得学位申请资格,占已毕业人数的82%。截止本学期末,国内外考研人数共有45人。就业指导中心积极联系,精心组织了校园招聘会,有近上百家单位参加了招聘,通过共同努力,今年学生就业率达到79.62%(去年75.67%)。
2、招生工作开局顺利
学费提高之后,2015年招生工作已经全面启动,近期基本完成外省市、尤其是生源大省的招生咨询和宣传工作。同时上海本地的三校生的录取报到工作也已顺利完成,实际报到人数为316人。秋季招生即将展开,艺术类招生计划320名,第一志愿报天华的线上学生目前有900多人,当然这其中有一本的会走掉。
3、狠抓大赛竞赛、考证考级。。。。
下一步,关于教学质量的检验方面,我们特别需要关注的是:
我们要注重学生学习、老师教学效果的有效性检验。我们富有特色的天华陪伴你成长的教学视频,以及设计思维等通识教育课程、翻转课堂建设等教学改革,要对学生进行跟踪、分析评价,
本学期天华学院走完了第10个学年,第20个学期,非同寻常,很多具体的工作我不说了,上述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广大教职工的辛勤工作,在此,向董事会、党政监的各位领导、老师和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暑假中,在董事会的领导下,学校行政将会同党委和监察委,坚持校园信息化、管理精细化、教育国际化,千方百计促进学校事业的持续发展,矢志不渝让天华的教育理想落地生根。
学校行政班子要认真学习上级的最新政策导向,经常走访市教委职能处室,向兄弟院校上门取经,要寻找和树立标杆,始终瞄准国内外若干所大学的专业发展、变化和改革的趋势,建立跟踪、学习、消化和吸收的良性机制,要把召开高水平的学术研讨会作为一项制度固定下来,虚心听取老教授、骨干教师和教职工的意见建议,碰撞思想火花。尤其是细化安排下学期每一周的工作重点和常规工作,咬住、扭住申报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颁发双学位市教委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等几件具有全局性、牵引性、突破性的大事坚决不放,尤其要明确层级目标责任,建立基本和激励两块经费机制,具体的下学期工作计划,开学初再向各位老师、同志们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