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2017年10月31日,思政教学部全体专兼职教师在明华楼五楼会议室召开“十九大精神进课堂交流研讨会”,会议由思政教学部副主任丁彩霞老师主持。黄播、聂晓晶、齐砚奎、张璐、丁彩霞五位老师作为教师代表,分别从本学科教学内容和教学实践出发,就十九大精神进高校思政课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展开研讨。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师代表黄播指出,在十九大报告中对“理想信念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传统文化教育”和“法治教育”均有专门的论述,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社会发展实际,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价值引导,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我们的现实生活,树立正确价值观念和法治观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师代表聂晓晶从“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哪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该何去何从”等重大理论问题出发,详细介绍了他在教学过程中如何结合十九大报告的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这些重大理论问题的做法。在具体章节内容学习方面,聂老师认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对立统一发展规律”、“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等这些内容,教师均可以结合十九大报告相关表述,帮助学生答疑解惑。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师代表齐砚奎从三个方面谈了他对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的认识。其一,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帮助学生认清当前所处的历史方位,明确历史责任。其二,通过政党制度等方面的比较,帮助学生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特殊性和优越性,实现政治认同。其三,结合课本相关章节的内容,帮助学生正确把握一个核心问题,即“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教师代表张璐提出“使命呼唤担当,使命引导未来”,学生在大学期间对自身职业生涯规划应做到三个结合,即目标与专业和兴趣爱好相结合、目标与历史使命相结合、目标与国家需要相结合。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张璐老师详细介绍了在生涯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师代表丁彩霞结合教材教学目标和要求,提出了四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其一,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其二,历史和人民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其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其四,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出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将十九大相关内容的最新表述介绍给学生,结合实际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历史与现实。
我校五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形势与政策》,一门《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已启动十九大精神进课堂工作。下一步,思政教学部全体教师将从教学总目标出发,聚焦每个章节,确保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有机地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
思政教研部供稿
撰文/丁彩霞
图片/丁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