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上海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工作能力和水平,2017年11月22日-11月23日,由上海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心、上海高校心理咨询协会主办,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承办的“2017年上海高校心理咨询本土化专项培训”在我校图书馆四楼多功能报告厅成功拉开序幕。
本次培训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本土化实践”为题,特别邀请了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沈勇强教授和复旦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李淑臻老师担任主讲。培训吸引了众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及辅导员的踊跃报名,来自上海经贸大学和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的近百名学员热情参与。
(培训学员签到)
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党委副书记、学保处处长曹云林、学保处常务副处长刘天翔、健康学院副院长王茜、复旦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专职老师李淑臻以及来自各院校的专、兼职心理咨询师、辅导员出席了本次开班典礼。会议由刘天翔老师主持。
(我校学保处常务副处长刘天翔主持会议)
开班典礼上,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党委副书记、学保处处长曹云林对专家团队和参训学员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学校对承办培训工作予以了高度重视,要求学员们珍惜学习机会,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学以致用。曹书记简要介绍了天华学院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相关举措,如建立全校三级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机制,积极调动专业教师资源,邀请校内外专家教授来校指导,通过开展“天华心理健康大讲堂”组织专题培训,积极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用心维护师生的身心健康,提升广大师生的幸福感。曹书记强调,要通过学习进一拓展辅导员工作的新思路,提高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专业水平,着力于将知识理论与工作实践相结合,将学生管理工作与心理咨询本土化实践相联系,为更好地服务天华的学生工作。
(开班典礼上我校党委副书记、学保处处长曹云林讲话)
“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的本土化应用”主题培训由李淑臻老师担任主讲。李淑臻老师介绍了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的基本理念,结合高校心理咨询中的各类经典案例,通过分享自身学习成长的体悟,引导学员开展思考,认识自我。学员们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组内分享展示等多种形式进行演练,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的本土化应用”李淑臻老师主讲)
培训中,李老师始终用心营造了亲切、温馨、开放的氛围,让大家快速融入,真诚互动。学员们能够积极分享所学所想,共同成长。此次培训气氛活跃,受到了学员们的高度评价,让学员们初次体会了何为“家庭治疗”,何为“沟通姿态”,也理解了何为真正的“接纳”,让家庭治疗的理念落地生根,注重咨询技术的可操作性、可实践性,从更深入的视角诠释“关系”,让学员受益匪浅。
11月23日,“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再认识”主题,由来自上海师范大学的沈勇强教授讲授主讲。沈老师从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出发,抓住在大学生发展阶段的主要问题是“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引出本次培训的主题。由浅入深,从大学生的表现症状到内在的人格特点再到环境家庭因素的影响,通过一个有一个的实际案例让学员们了解各种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解析人格障碍的概念。最后提出“应激与心理应激”的概念,让学员们能了解学生产生应激的相关反映与解决策略。
(“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再认识“沈勇强教授讲授主讲)
(培训现场)
(学员分组讨论)
下午14:30,举行培训结业典礼。校党委副书记、学保处处长曹云林,上海师大沈勇强教授,以及本次培训全体学员出席了本次结业典礼。会议由学保处常务副处长刘天翔主持。
学保处常务副处长刘天翔对本次专题培训进行全面总结,感谢各位专家的精心讲授,对全体学员此次心理咨询本土化专项培训中的互动表现予以高度评价。接着是两位学员的代表发言,我校的龙碧慧老师感谢学校安排的宝贵学习机会,并表示在之后的日子里会继续志存高远,立足学生工作,努力奋进;奚惠老师回顾剖析了自己从小到大成长的,并感谢培训期间老师的辛勤付出和学校的精心培育。最后,由校党委副书记、学保处处长曹云林以及沈勇强教授给本次培训的学员颁发培训结业证书,这为此次专题培训划下完美的句号。
(结业典礼上我校党委副书记、学保处处长曹云林讲话)
(学员代表龙碧慧发言)
(学员代表奚惠发言)
(颁发培训结业证书)
此次培训通过课程设置上精心安排、邀请名师确保质量,培训形式上以体验互动为主、严格考勤管理,既确保培训的顺利进行,又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口碑。
学保处供稿
文字/黄璐
摄影/黄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