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下午,学校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题讲座,邀请上海师范大学行政管理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容志教授作题为《筑牢制度根基,激发治理效能——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体会》的报告。学校校务委员会领导、党务干部以及部分党员代表参加讲座。讲座由校党委书记陆建非主持。
在10月底召开的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出台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新出台的《决定》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行动纲领和政治宣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制建设的里程碑,是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理论成果。
容志指出,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深刻理解十九届四中全会和《决定》精神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作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是第一次党的全会专门研究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问题,第一次系统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之间的关系,第一次凝练概括了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第一次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四梁八柱”,第一次明确党的领导制度在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中的统领地位,第一次明确了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定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容志强调,要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完善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制度,健全党的全面领导制度和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完善全面从严治党。如何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率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懈探索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就如何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容志提出三点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领导干部要增强制度意识,善于在制度的轨道上推进各项事业;广大党员、干部要做制度执行的表率,引领全社会增强制度意识,自觉维护制度权威;要把握好制度与治理的辩证关系,在制度建设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治理能力,勇于担当,不断学习,敢于创新。
陆建非在总结中指出,容志教授的讲座政治站位居高、条理清晰、观点犀利、案例鲜活、表达有力,创造性地阐述了关于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学习体会,所举案例具有很强的警示作用,告诫广大党员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做一个敢说敢做的共产党员,不畏困难,迎难而上。
宣传部供稿
撰文/季嘉
摄影/奚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