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24日中午11:40分,久经筹备的“名师工作坊”在教师发展中心成功举行,活动采用“学术午餐会”形式。名师工作坊是由我校人事处组织,面向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活动。党委副书记、人事处处长许岳主持,人事处常务副处长曹卫、语言文化学院院长助理、教学名师黄蔚,人事处处长助理李艳艳以及六名青年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
首先,许岳老师向大家表示热烈欢迎,强调“名师工作坊”旨在提升我校教师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推进我校教学质量。基于此思路,为了保证教学活动取得实效,期望参与教师彼此坦诚沟通与交流。
(小组活动展示)
接着,我校教学名师黄蔚老师就如何组织课堂教学与大家进行了深入探讨。黄蔚老师是我校教学明星,在上海市高校各类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中屡获大奖,有着丰富的实战教学经验。黄蔚老师首先抛出GPS(Gains, Praises, Suggestions)这一专业术语,GPS指教师写教学反思和教师互评的时候涉及到的几个方面。然后,黄蔚老师组织了两个生动有趣、并富有教育意义的小组活动。第一个小组活动是“教师心目中理想的师生关系”,活动为两人一组,要求每一组教师通过在纸张上画图的方式,描述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师生关系。每一小组都从不同的角度对此进行了阐述,如良师益友、教学相长、协助者等。分享与讨论过后,黄蔚老师引发大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是否教师对师生关系的理解会直接影响教学设计、活动组织和教学效果?
第二个小组活动是有关布卢姆(Bloom, B.S.)的认知目标分类,每一小组要求对以下六个认知过程(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进行金字塔式排序。基于每个小组给出的不同答案,黄蔚老师强调在教学设计中要针对不同认知维度的教学目标来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大学课堂中尤其要注重针对分析、评价、创造等高阶思维维度来设计课堂教学目标。
最后,“名师工作坊”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结束。在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里,黄蔚老师会对六位青年教师逐一进行听课诊断,同时六位教师采用SWOT分析表进行自我诊断,结合听课诊断与自我诊断,六位教师将参照指导意见重新进行教学设计,并撰写相应教学反思,黄蔚老师也会再次进行听课会诊。一个月后,六位教师将再次聚在“名师工作坊”,一起回顾一个月以来的自身专业成长。
“名师工作坊”致力于为我校青年教师搭建一个坚实、顺畅的交流平台,提供强有力的人性化支持,同时发挥我校教学名师的示范、辐射和指导作用,教学评估和督导的重点逐步转移到“诊断反馈和交流提高”,真实有力地帮助我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获得提升,进而整体促进我校师资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