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4 师资建设】
考核指标:
4-14-47.建立规范的教师招聘、培训和管理等制度,建立新聘教师的助教制度。(1分)
4-14-48.根据学校发展定位和目标,分别针对领军人才、青年骨干人才、教育教学人才、行政管理人才等不同群体,制定培养目标和引进等政策,搭建发展平台,建设人才高地。(2分)
指标综述:
4-14-47.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开展教师发展项目
根据学校十年发展规划,以构建橄榄型人才结构为目标,建立合理的专兼职教师结构、教师职称结构、教师学历学位结构、教师年龄结构,逐步优化师资队伍结构;通过定期为教师提供个性化的教师发展项目,促进教师专业与个人发展,实现教师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要求。
目前学校已初步建立了一支以海内外专职教师为主,上海重点大学优秀教师兼职为辅,老中青三结合、相对稳定、并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师资队伍。有计划、多渠道的师资引进与培养方式提升了学校师资学历层次,提高了教师教学水平,师资队伍结构得到逐步优化。
2015-2016年,学校100名教师参加了“强师工程”组织的各项培训;13名教师获批“上海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资助计划”、18名教师获批“产学研践习计划”、19名教师获批“国内外访学计划”等项目,提升了中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并为获批“上海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资助计划”的新教师配备了相应的指导教师,帮助其顺利完成项目。
2015-2016年,学校共组织了32名教师申报了中级职称,22名教师申报了高级职称,其中一名是申报正高级职称,并顺利通过评审。
2015-2016年,学校教师发展重点启动和打造了“名师工作坊”、“博士沙龙”、“骨干教师科研能力培训”、“新教职工入职培训”、针对学生专职辅导员和新教师的“教学能力微格培训”等教师发展项目。截止11月底,一共成功举办6次“名师工作坊”,4次“博士沙龙”。“名师工作坊”与“博士沙龙”将在开展形式与内容上进一步推进与创新。学校重点举办了35名讲师参与的“骨干教师科研能力提升班”,培训班共举行8次讲座、2次交流与反馈。每年9月学校都会集中举办了第一阶段为期一周的新教职工入职培训。
(我校教师参加名师工作坊和博士沙龙)
4-14-48.打造多元师资队伍、加快师资队伍国际化建设
结合学校实际,为了加速推进学校教育国际化,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主动适应上海区域经济发展,对接行业产业需求,不断延伸和拓展教育教学渠道,学校着力培养双语型教师、双师型教师、研究型教师以及第二课堂教师等,打造多元化师资队伍,为学校的快速发展准备后备力量。
2016年1月-5月,配合学校双语教师建设需求,由叶才福校长亲自带队,学校选送了13名教学和管理骨干赴美国阿拉巴马大学和西弗吉尼亚大学研修访学,正式拉开了学校培养100名双语教师的序幕;借助“强师工程”平台,从2016年9月开始,16名教师分赴美国阿拉巴马大学、中央佛罗里达大学、加州州立大学富乐敦分校和英国赫特福德大学访学研修,另外,1名教师赴新加坡攻读硕士学位。2015年,一名教师去英国赫特福德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同时,为了增强学校教育专业的内涵建设,特别是建设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精品专业,大力培养专业师资,学习国外教育专业前言理论以及真实感受国外教学方法,2015年8月、2016年6月至7月,学校邀请四位西俄勒冈大学教育专业外籍教授来学校为教育专业和英语专业教师、教育学博士班教师共80人进行教育学全英语教学理论、教学方法的培训,前后一共四期培训,每期历时2周,培训取得良好效果。
(教育课程全英语培训和双语教师进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