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思政队伍】
考核指标:
1-3-8 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有规划,有培训、考察、科研和考核激励机制。师生比符合1:350-400配备要求(民办高校含兼职教师)。有条件的高校吸引校内外专家学者参与思政课教学。(2分)
1-3-9 辅导员队伍建设在招聘录用、日常管理、培训培养、考核激励等方面有计划、有举措。配备比例符合规定(本专科1:150;研究生1:200)。落实辅导员“双重身份、双线晋升”政策。(2分)
指标综述: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直是我院长期重视的基础教育工作,2015-2016年度,学校紧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和正副两支辅导员队伍的长效建设工作,把思政课教育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实际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思政教师了解学生以及辅导员善于做思想工作的两大优势,致力于在学生育人的问题上形成教育教学和学生管理的合力。
1-2-4 思政建设有规划,考核激励有机制
2015年度学校重视思政教师队伍的建设,思政教研室建立并坚持两周一次的教研室活动制度,在教学实践中相互交流和学习,同时积极参加市教委组织的思政课教师培训活动和市民办高校组织的思政课教师讲课比赛,并在校内展开“精彩一课”听课评课活动,积极参加学校青年教师讲课比赛。每学期思政课教师相互听课2次,期末进行教学小结。每学期教研室主任随机听课10次,作出听课记录,反馈给任课教师,指导青年教师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讲课质量。
思政教研室按照学校制定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划,至今已形成一支以校内教师为主、学生工作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年龄结构和学术发展潜力具有优势的,且相对稳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目前校内教师共有17人,除教研部主任外,大多为年轻教师,其中2位青年教师是学校作为重点培养的第一批“远航工程”骨干教师,同时在所有教师中有博士1人,在读博士2人,硕士9人,具有副教授职称1人,讲师职称3人,助教3人;学术专业背景分别为伦理学、历史学、国际政治与经济,教育学等比较适应目前开设的五门思政课的专业要求。教师在从事理论教学的同时,还分别担任一定的学生工作,能较好地结合学校和学生思想实际,同时,学校还专门在教学任务上有明确规定,保证思政课教师能较好兼顾学生和教学工作,并有时间投入教学科研。
2015年度共开展教研会议22次,教研室会议上集体备课、研讨本课程教学重点和难点、分析课程改革实施状况、交流教学体会等。外出交流5次。2015年,现有教师中曾有5人参加市级培训。近3年内,思政教研室教师在校外刊物上发表论文共10篇,校内刊物发表论文共多篇,出版《职业生涯与规划》教材一本,在编一本《形势与政策》,思政教研室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在研校内课题多项。随着天华学院的发展和学生人数的增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在数量和质量上都会进一步得到增强和提高。
(思政教研部邀请专家召开“设计思维下的思政课教学改革”研讨会)
1-2-5 狠抓辅导员队员建设,提升思政工作能力
学校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的要求,及时将国家、上海市和本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各类文件汇编成《学生辅导员工作指南》,纳入校内培训,组织专门学习;在学院质量保障与监督体系中,将辅导员队伍建设作为学生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控制点加以明确,并辅以相应的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从而使辅导员队伍建设,包括制度、考核、管理,均能基本实现经常化、科学化。
由于民办高校的学生在行为习惯养成上与公办高校学生存在自然的差距,所以需要创新学生管理模式,倾注更多精力,针对这个特点,天华学院建立了两支辅导员队伍,即一支按照教育行政部门要求,由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教师组成的正辅导员队伍,他们负责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学风建设;另一支则是根据民办高校自身的特点,学院从海军陆战队和陆军侦察兵选拔的优秀退伍士官组成的副辅导员队伍,他们负责常态化军训、作风纪律养成、校园安全维护。两支队伍在上班时间上互相衔接,工作内容上互相配合,构成了对学生的全天候、全方位的教育和管理。学校现有正辅导员38人,副辅导员26人。其中,正辅导员中专职36人,兼职2人。正辅导员中党员比例为100%,研究生学历为65%。总体师生比符合规定。正辅导员中党员比例为100%,研究生学历为65%。
学校对辅导员采取院系两级管理模式,辅导员考核实行部门内述职和人事处年度考评相结合的办法,并将考核结果与辅导员的职务聘任、奖惩与晋级挂钩,同时,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岗位单独设置,高级职务岗位设置为30%,和其他专业的技术职务岗位的结构比例相同。2015-2016年,学院组织三批专职辅导员参加全市统一基地岗前培训;选派优秀的专职辅导员分期分批参加15个专题的市级培训;每学期组织辅导员校内培训,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学习思想政治工作专业的核心课程;二是学习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社会学、哲学及职业规划相关专业网易公开课程;三是鼓励辅导员学习学历提升课程以及报考教师资格证书的学习。每周五组织全体正副辅导员集中培训,培训率达到100%。同时,学校每年均从经费预算中划拨辅导员队伍建设专项经费,用于辅导员岗位及带班津贴、福利奖励,校内外专项培训和科研以及考察活动等。
(学保处举行学风建设月辅导员工作成效答辩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