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9健康校园】

考评指标:

5-19-65.深化体育课程改革,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坚持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学生体质水平达标。体育场馆设施完善,管理规范,使用充分。(2分)

5-19-66.学校卫生机构健全,按学生数不低于4001、教职工数不低于3001配备卫生保健人员;学校卫生工作管理规范,健全传染病预防体系。学生健康体检率达到100%。落实健康教育课(活动)及预防艾滋病等教育。无烟学校达标。(1分)


指标综述:

一直以来,学校认真贯彻健康校园建设的各项要求,以学生的健康为根本,以各项规章制度为保障,通过完善的设施,生动的体育课程,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促进学生体质健康,行为健康,饮食健康,形成良好的健康校园氛围。

5-19-65. 体育设施完善,体育活动丰富

在体育教学中,学院切实加强体育课程建设,严格执行国家体育课课时的有关规定,并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篮球社”“羽毛球社”“足球社”“跆拳道社”等数十个体育社团即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又促进了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学校独具特色的运动队包括长跑队和功夫扇队,实行常态化训练,每周1—2次,训练时间在1—2小时,连年参加上海市阳光体育大联赛相关比赛,成绩不俗。2016年10月,在上海市康复医学会举办的首届上海市大学生康复技能大赛上,我校健康学院康复治疗专业派出14名大三大四的优秀学生参赛。经过激烈的角逐,13级刘吉辉获得作业治疗组一等奖,13级张北辰获得物理治疗组三等奖,13级汪珊获得作业治疗组三等奖。2016年5月21日,上海市大学生体育联赛(武术)武术拳操、功夫扇比赛在上海中医药大学体育馆举行,我校代表队最终依靠雄厚的实力和稳定的发挥,以8.97分荣获第二名,摘得一等奖。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做好《国家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工作,我校积极组织队伍,落实各项测试要求,于规定时间内完成测试数据上报工作。2015-2016学年,学生体质健康测试通过率达到98.64%,其中优良率30.40%,及格率67.56%。

体育场馆设施完善,按教育部要求配备体育器材和设施,并保证安全使用;管理制度规范;体育场馆设施人均使用面积达到教育部要求,使用率高。学校目前在校人数7731人,其中室外体育活动场地超过3万平方米,室内体育活动场地达3千余平方米,学生室外、室内体育活动场地人均使用面积均超过国家教育部要求(室外场地人均4.7平方米、室内场地人均0.3平方米)。我校运动场地和体育设施齐备,各类体育场地(馆)6个[400M田径场×1块;足球场2个,排球场4个,篮球场12个;体育综合馆1个(内设:健身、健美操、乒乓、羽毛球场地)], 为体育教学、课外锻炼、竞赛活动和运动训练提供了保障,满足了教学、活动和安全使用的需求,达到教育部文件所规定的体育场地、体育设备和体育器材的要求。为使体育场地和设备能得以充分利用,学院制定了体育馆管理和使用制度、体育舞台管理和使用制度、体育舞台安全条例和体育器材管理和借用制度,推动了学院体育教学、课外锻炼、群体竞赛、运动训练有序开展。

   

(我校学生在首届上海市大学生康复技能大赛上获奖)  


5-19-66. 全面落实各项卫生工作,确保学生健康发展

学校不断推进卫生机构建设,学校卫生工作管理规范,制定了传染病疫情的监测、报告等卫生管理制度。校医务室在做好门急诊医疗任务的同时,积极开展常见传染病的预防和其他保健工作。

全面落实大学生医保制度,明确医保工作的分管领导,指定具体管理部门,并建立相关部门协调管理机制。对医保经费严格管理,规范审核,专款专用,切实保障了大学生的基本医疗。我校每年开展新生入学体检和教职工健康体检。

通过开设公共选修课程《大学生健康教育》,在学生中开展一系列健康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健康生活方式。为了增强学生的应急能力,在入学军训新生中开展急救培训;并通过参加竞赛、图片展示、电子屏、发放宣传册等形式开展结核病、艾滋病等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每年5月,在学校学保处的指导下,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大学生心理协会积极策划,在全校范围内顺利开展了“5.25创意表达,放飞心灵,拥抱自我”主题系列宣传活动。

为了加强控烟工作,学院全面贯彻落实《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建立起相关部门管理机制,通过大量宣传教育工作,制作宣传材料,在公共场所张贴、设置禁烟标志。在教学楼、图书馆、办公楼等公共场所基本做到无人吸烟,无烟学校达标。通过多种形式的戒烟宣传,让学生参与其中,从自身做起,远离香烟,为了健康,共同努力创建无烟校园。

 

(“5.25创意表达,放飞心灵,拥抱自我”主题系列宣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