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5教育教学】

考评指标:

4-15-49.学校师资力量、资源配置和工作评价体现教学中心要求。落实骨干教师激励计划,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上课达到90%以上。有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教学事故处理机制。(2分)

4-15-50.教学改革成效显著,毕业论文(设计)、实践环节抽查情况优良。有学生满意度调查。(1分)

4-15-51.面向社会需求,合理设置并不断优化学科和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满足教学改革要求。(1分)

4-15-52.学校语言文字管理体制机制健全,语言文字使用规范,师生普通话水平测试成绩达标。(1分)

4-15-53.广泛开展国际合作,推进师生国际交流,规范管理外国留学生,积极开展中外合作办学。(1分)


指标综述:

2016年,学校以“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为宗旨,教务处严格执行教学工作规范,保持教学秩序稳定,通过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做到无重大教学事故。另一方面继续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注重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

4-15-49.坚持教学中心地位,加强教学质量监控

学校积极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依据《天华学院章程》,对学校教学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等制度进行全面梳理,确保学校规章制度的合法性、合理性、有效性和体系完备性。近几年依据二级学院的设立和《大学章程》的制定,重新修订了有关本科教学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规章制度。编印了《教学管理文件汇编》、《本科生教学管理规定与实施办法汇编》、《教师教学工作手册》和《考试工作手册》,《教师课堂教学工作规范》、《领导听课评课试行办法》、《教学督导工作手册》等,从教、学和管理全面加强教学过程的规范和管理。

提高办学质量是高校工作的永恒主题,而教学质量是办学的生命线,也是事关学校全局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必须建立全面的质量保障和监控体系,形成全校齐抓共管的局面。为此,学校制定出一套以教学质量为中心,各部门协同联动的质量保障与监控系统,发布了《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质量保障和监督体系文件》,并在8年的实施过程中不断加以补充完善。

2016年起,学校把“本科高校教学质量年度报告”、“专业教学质量年度报告”、“教学质量核心状态数据的采集、统计和发布”与全校质量保障体系年度测评工作有机结合,从而形成具有天华特色的“教学质量测评与质量报告发布联动”的质量保障制度。

   

(学校进行第五批专业预评估,专家进校)


    4-15-50.教改成效显著,倾听学生诉求

    2015-2016学年,根据学校“专、通、雅”协调发展,培养富有竞争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学生16条能力培养标准”的要求,各专业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由教务处牵头,各专业密切配合,完成了全校943门课程教学大纲的修订工作,汇编成27个分册,共计274余万字。其中,按基本技能、核心技能、综合技能和创新创业技能四方面设置专业课程模块,并明确了对应的实验、实习、见习和创新实践,并针对新的课程实践模块,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的细化和落实。

    从2016年起,全校积极开展“活力课堂”教学改革,把握“教师”和“课程”两个关键,使课堂教学更加适应互联网的时代要求,更加符合教育发展规律,更加反映启发学生求知欲望和激发心智。根据学生生源的特点,适应“活力课堂”教学改革,学校坚持小班化教学。

    教务处为规范有序地开展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保证质量,汇编了《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手册》从选题、指导、组织与安排、答辩、成绩评定等环节对毕业设计(论文)做出规范要求。学院为毕业设计(论文)配备了充足指导教师,要求指导教师具备中级或中级以技术职务,积极鼓励教授参与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2015届毕业生(含春季班)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共349人,其中教授49人,占14.04%;副教授76人,占21.78%;讲师196人,占56.16%;协助高级职称教师指导的助教28人,占8.02%2016届毕业生(含春季班)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共324人,其中教授37人,占11.42%;副教授64人,占19.75%;讲师200人,占61.73%;协助高级职称教师指导的助教23人,占7.1%我院要求教授(副教授)带领助教共同指导毕业设计(论文)时,必须要对论文质量严格把关,并利用指导毕业设计(论文)的机会,积极培养青年教师,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长。学院还对教师指导学生人数有限定性规定。

  

(教学文档和毕业设计(论文)检查)


4-15-51.合理设置专业,建立实训基地

在校园二期建设工程竣工,新增教学行政用房3.87万平方米的基础上, 2015-2016学年,新图书馆、第三教学大楼、晖华楼报告厅、小剧场和1500人大礼堂全面投入使用。天华楼健康学院实验实训基地,光华楼汽车服务工程实训中心、教育学院“儿童图画书馆”、“师范教学微格教室”,管理学院现代服务业应用型人才综合能力教学实训基地、艺术设计学院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等教学基地等校内实习实践场所建设并交付使用。

在加强实验实训场所建设与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实施“理实一体”的教学方法,逐步将课堂引入实验室,使理论与实践(实验)充分结合,既保障了教学质量,又提升实验室的利用率。学校每周五下午实验室对外开放,针对课堂未能按时完成实验的同学和有创新实验要求的同学,并有专门教师进行辅导,从而提高了实验效率,使学生的实验能力有明显提高。

    2015-2016学年,全校各专业共有校外实习基地76个,比上一年新增7个,其中工学院16个(新增2个),管理学院10个,教育学院15个,语言文化学院23个(新增5个),健康学院8个,艺术设计学院3个,实习实训处1个。

点击查看原图

(学院在明华楼第三会议室召开了专业目录调整认证会)


4-15-52.语言文字规范,师生普通话达标

学校长期致力于语言文字规范工作,在校专职教师普通话水平达到二级乙等以上,在教育教学、集体活动中坚持使用普通话,倡导学生使用普通话,帮助学生培养语言文字能力。学校每年定期组织我院学生参加全市统一的普通话测试,并为参加测试的学生安排考前培训和考前试测。2015年普通话测试有1403名学生参加,1232人取得合格成绩(二级乙等以上),通过率为88%。2016年普通话测试有1689名学生参加,1520人取得合格成绩(二级乙等以上),通过率为90%。

上海市语委、上海市教委组织专家对我校语言文字工作进行了达标评估


4-15-53.广泛开展国际交流,提高国际化水平

学校整合优化现有国际化合作资源,探索有效合作机制并逐步扩大中外合作办学规模;在引进吸收的基础上,积极探索融合创新模式,储备国际化师资队伍,提升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提高骨干教师和管理人员海外访留学比例,扩大师生国际交流规模。

2015-2016学年,学校与美国西俄勒冈大学合作举办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双学位)按计划招收100名学生,已顺利开课。学校与美国阿拉巴马大学合作举办小学教育本科教育项目获教育部批准,将于2016年秋季招生。20163月,学校申报了与美国威斯康星协和大学合作举办康复治疗学本科教育项目。

2015-2016学年,学校共派遣14名优秀教师和管理骨干到美国、英国、日本等攻读博士学位及研修。2016年选派了13名教师赴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和阿拉巴马大学为期4个月的访学。教育学院小学教育专业骨干教师团队一行4人,赴美国阿拉巴马大学和5所不同类型的小学教育机构培训交流,涉及语言教学、数学教学、音乐教学、班级管理、心理学等各个领域;观摩了美国小学校园实践教学活动,并广泛参与了与大学师生、小学师生的交流活动。

加快师资队伍国际化的同时,引进消化国外优质课程。2015-2016学年,移动通信、信号与系统、高级语言与程序设计、国际商法、酒店商务概论、学前教育史、大学英语写作等24门课程使用原版教材和采用全英语教学。

搭建学生多渠道留学深造平台,继续组织学生出国游学。开展项目包括学生赴美国西佛吉尼亚大学(West Virginia University)暑期英文强化项目;学生赴德国杜塞尔多夫IIK语言学校的交流访问及短期语言班;优秀本科生赴英国名校参加跨文化交流项目;美国威斯康星协和大学康复专业游学项目;学生攻读美国太平洋大学教育学硕士项目,学生攻读美国罗拉多州立大学教育硕士项目等。

2015-2016学年,我校邀请美国威斯康星协和大学国交处处长Dr. Birner和康复系主任Dr. King教授、美国印第安那州立大学(Indiana State University)郭凤宜教授、美国威斯康星协和大学、协和大学国际交流的执行主任Dr. David Birner、康复专业的系主任Dr. Theodore King以及亚太地区国际交流主任Christine Kao、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West Virginia University)语言中心庄妍主任、,由市长Frank SCARPITTI加拿大万锦市代表团、德国欧福大学一Dr. Rainer Türck教授等、美国阿拉巴马大学教育学院院长PETER教授、美国中央弗罗里达大学Dr. Wang教授、美国西俄勒冈大学Lacey Hawke教授和Jonathan Larson教授等来校学术交流、培训和洽谈合作办学等活动。

  

(天华学院教师在阿拉巴马大学儿童发展中心和教育学院的访学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