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指标6、7】

考核指标:

6. 按时提交年度社会责任报告,评为B级以上。(1分)

7. 学校自设文明创建特色项目并取得标志性成果。(4分)  


指标综述:

6.社会责任

为更好的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学校认真编撰2014-2015年度社会责任报告,将学校建设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内容如实汇报。学校党政领导公开承诺:我们对报告的真实性、可信度负责,报告严格按照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制定的《上海市文明单位社会责任报告指导手册》所规定的要求,遵守客观性、公开性、透明性的原则。学校按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提交单位年度社会责任报告,并进行公开。

  


7.特色项目

教育的本质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健全的人格,塑造高尚的心灵。2015-2016学年,学校为了将“为做人而学习”的校训镌刻在学生心灵,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开展工作,收到了较好效果。

全面实行德育学分制,强化学生的养成教育。为了在日常行为中强化学生的养成教育,学校制定了《关于实行德育学分制的实施意见》,把德育学分和专业学分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德育学分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境界修养,要求学生阅读规定的经典著作,从中外优秀文化中领悟做人做事的道理;二是为行为自律,主要考察学生在学习、安全、整洁、文明、纪律等方面的行为表现;三为素质拓展,主要考察学生参与公益服务、实践竞赛及奉献社会等活动。以德育学分制为抓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再是空洞的说教,而变成明确的量化标准。学校将德育学分制列入2015级培养计划,德育学分不满足规定要求,学生不能毕业。一位来自四川的2014级学生深有感触地说:“德育学分制规范了我们的行为,在习惯养成上我们都会从点滴做起,培养起自立、自律的精神;在人生规划上帮我们认清了自己,打牢基础,扬长补短,寻找到内心深处的自信。”一位2010级毕业生家长说:“我的女儿刚进大学时,性格比较内向孤僻,还有点任性;德育学分制使她变化很大,言行举止得体、团队精神强,最后成功地应聘到一家大型企业的管理岗位”。

开展经典阅读,培育学生文明儒雅之魂。经典是优秀文化和智慧的沉淀,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学校要求各专业本科生在校四年中阅读中外名著30部,并将《诗经》、《论语》、唐诗、宋词等传统经典列入教学计划,作为必修的通识课程。通过国学院老师进行经典阅读辅导、成立国学社团、开展经典阅读沙龙、交流学习心得、演讲比赛、经典阅读作品展、经典情景剧大赛等形式,推进学生经典阅读工作,并以此作为提升学生素质的重要内容。学校投资600万元修建了300多米的文化长廊,其中悬挂着400多条先贤圣哲的名言警句,集中反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通过大学生阅读经典,学生从心灵上受到深刻启迪,明白做人不是一时的感性冲动,而是长远的理性追求,是一种社会责任的担当。我校在2014年11月上海市教委组织的“中国梦·校园美”演讲比赛中,获得优秀组织奖和8个单项奖。

建设“天华陪伴你成长”系列视频课程,引导学生“专、通、雅”协调发展。学校投资300余万元,组织经验丰富的教师录制“天华陪伴你成长”系列视频课程,共计600学时,分为“天华教你学英语”、“天华教你学国学”、“天华教你如何思考”、“天华教你怎样做人”和“天华教你放眼世界”五个系列,计划2016年完成。2015年3月起,录制完成的“天华教你学英语”视频课程开始在2015级新生早晚自修中使用,其他课程也将逐步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大学通识课程的教学内容之中。建设“天华陪伴你成长”系列视频课程,将从内容到形式改善通识教育,有效提高外语教学水平,为推进教育国际化奠定学生的语言基础,大大拉近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校感情上的距离,促进学风校风的转变,让“专、通、雅”协调发展的教育理念进一步落地。

(“天华教你学英语”视频公开课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