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师德师风

考评指标:

-3-6. 贯彻落实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有本校教师职业规范和师德考核制度;每学年开展师德师风调查,学生满意率85%以上。(2分)

-3-7.定期开展师德主题教育活动,倡导为人师表、践行文明礼仪,树立师德典型。(1分)

-3-8.部门分工明确,有机制、有措施,在教师奖励、职务聘任、晋级等工作中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1)


指标综述:

师德师风是教师工作的精髓,是教师之灵魂,学校非常重视师德师风建设,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贯彻到精神文明创建全过程。学校通过一系列措施逐步形成了教师自觉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调整知识结构、提高教育教学业务水平的良好教风。

-3-6. 贯彻上级文件,践行师德公约

学校将《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六个部分、600多字及《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的内容公布在校园网上要求全体教职工进行学习,并将要求落实到教师日常教学管理中。在教室、图书馆、实验室、机房等地的墙上各类名人语录、教师守则随处可见,时刻提醒教师自觉遵守道德规范,树立高校教师良好的职业形象。学校重视教师职业操守和职业规范的遵守,建立了《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师德公约》,学校还制定了《教师课堂教学规范》、《任课教师应具备的基本条件》等文件。

为了督促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改善教学效果,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每学期学校各相关部门分别召开学生座谈会,了解教师教学情况和学生对学校教学工作的意见、建议。我校定期开展学生评教活动,比如,在2013-2014学年对全校各专业该学年授课情况所做的学生问卷调查中,全校92%的学生参与测评目前在教的1023门单元课程(包括基础课、学位课、非学位课),学生对我校的课堂教学平均满意率为91.67分,其中90分以上课程859门次,占参评课程83.9%,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效果得到了学生的普遍认可。


-3-7.倡导为人师表,树立师德典型

师德教育是我校教师岗前培训的重要内容。学校还将有关内容汇编成为《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教师手册》,下发给每个任课教师,并将学校《教师教学课堂公约》发至每个教师手中,张贴在每个教师办公室。除了新教师培训中将师德讲座作为重要内容,还将师德教育常态化,每学期组织师德报告会。在2014的第30届教师节大会上,管理学院院长胡海鸥教授作如何践行教师职业道德的报告,学校聘请了上海师范大学陈昌来处长作了关于人事管理、师资队伍、师德师风方面的讲座。

学校在师德师风建设方面,注重“树榜样、立新风”,用积极的价值导向鼓励教职员工向优秀教师学习。学校每年教师节都举行隆重的表彰大会,对优秀干部、优秀教师、优秀辅导员和优秀员工给予表彰。学校定期举行征文比赛,并编写了《让爱洒满天华每个角落——师德风范征文集》,把教职工平时工作的点点滴滴,通过学生的视角表现出来,折射出我校教师们的师德风范。2014年3月,英语专业、教育专业积极参与市教育工会开展的以“师爱无声 师德永铸”为主题的身边的好教师微电影拍摄活动。

2013-2014年,学校语言文化学院英语专业荣获“上海市教育系统三八红旗集体”称号;教育与艺术学院教育专业荣获2013年度“上海市巾帼文明岗”称号;语言文化学院对外汉语专业荣获2013年度“上海市教育系统巾帼文明岗”称号;人事处被评为2013年度“上海市教育人才交流协会人事人才工作先进集体”;语言文化学院教师黄蔚同志荣获“上海市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标兵”称号;管理学院副院长程葆青荣获“师德标兵”称号;继龚春蕾、许岳、孙叶青之后,我校健康学院副院长王茜获得“2014年上海市育才奖”。

 

(王茜获2014年上海市育才奖;人事处获上海市教育人才交流协会人事人才工作先进集体)


-3-8.加强师德考核,严把教学质量

学校将师德建设作为关键性工作,渗透在各项管理实践中,常抓不懈。在年度考核、各类评优活动和教师职务聘任(职称晋升)中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

学校成立了专门的思想品德考察组,由人事处牵头,党委直接领导,对晋升职务人员或参评各类奖项人员的思想政治表现、职业道德等进行考察,考核不合格者不得申报相应专业技术职务或参与优秀教师评选。到目前为止,我校师德师风方面投诉率为零。

2014年度,学校采用全员电子考核,将“师德师风”作为重点内容纳入考核指标,将教师获奖情况、优秀工作案例和违纪违规等一并计入电子档案,加强考核力度。

 

(2014年9月10日,党委副书记、人事处处长许岳老师带领教学名师进行宣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