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Ⅵ-27 社会贡献】

考评指标:

-27-72. 积极参加对口支援及各类社会捐助和社会公益活动。(1分)

-27-73. 倡导自愿无偿献血,献血工作落实良好。(1分)

-27-74. 主动参与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社区活动,利用学校资源,举办终身教育并向社会开放。(1分)

-27-75. 积极参加城市公共管理、公共安全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各类主题实践活动,发挥大学文化的辐射作用。(1分)


指标综述:

学校积极引导志愿服务者逐渐产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并谨记原校训“诚以修身、信以待人、勤以求学、志贵在恒”以及现校训“为做人而学习”精神的特质。

-27-72.积极参加社会捐助,开展社会公益活动

学校积极参加对口支援活动。2011-2013年,学校共承担431名新疆喀什地区未就业大学生学员的培训,学校从形成全校合力确保资源保障、精心组织教学确保培训质量、实行精细管理确保安全稳定、建立协调机制确保有效沟通、组织各类活动确保团结融洽等方面,高标准的开展工作。2014年5月,我校被评为2012-2013年度对口支援先进集体的单位,我校是上海市教委系统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单位。

学校依托“慈善工作站”开展经常性捐助活动,传播慈善育人的文化理念,构建和谐关爱的校园,打造慈善文化的品牌。团委设有志愿者联合会,经常组织公益活动。2014年11月11日,由我校志愿者联合会发起并举办的“随手公益,随手捐旧衣”活动在各个寝室楼火热开展。活动吸引上百名学生积极参与,为贫困山区的孩子们送去温暖。  

 

(图1:慈善义工队与嘉定工业区民办朱桥小学举行阳光小学捐资助学活动)


-27-73.积极组织开展义务献血活动

学校积极倡导无偿献血,每年学校都会根据规定,积极组织师生开展义务献血活动。通过召开班会、发出《倡议书》等多种形式,宣传义务献血的意义。献血活动中,学校相关领导都会亲临现场关爱献血同学,送去了学校党委及行政领导的关怀。学校还将无偿献血作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促进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同学们热情积极参与,鲜血人数每年都在不断增加,同学们的奉献意识不断增强,2014年776人次参加献血,献血工作落实良好。

 

(图2:2014年11月3日、4日,我校组织了为期2天的无偿献血活动)


-27-74.支持社区工作,丰富社会文化

在帮助社区工作方面,学校的慈善义工们与社区孤寡老人结对,在生活和精神上给老人们帮助和支持,另一方面,义工们还积极帮助社区中需要帮助的孩子,给予他们学习上和生活上的指导和关怀,去幼儿园帮助老师做教具,为幼儿园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

学校思政教研部与嘉定工业园区娄塘镇泾河村开展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地签约仪式,通过大学生社会实践、公益活动的平台,为泾河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学校党员教师与学校毗邻的天华社区开展科技服务社区活动,利用党员的技术优势对天华社区现有机房进行维护,使社区老年人通过网络看中国、望世界。经过维修整合,机房已经有5台电脑可以正常运行,其它办公室的终端经过调试也能良性运转。

 

(图3:康学院范冬梅老师参与闵行区残障人士社区共融艺术教学)


-27-75.参与城市管理,发挥辐射作用

学校志愿者和慈善义工积极参与城市管理服务。志愿者在嘉定西站地铁站,嘉定北站地铁站等多个公共交通枢纽进行志愿活动,201441820日,F1中国大奖赛在上海国际赛车场举行,我校管理学院交通与物流管理专业共20名学生分别在上海赛车场站、嘉定新城站及白银路站作为志愿者参与到客流疏散引导工作。志愿者们每天工作近10小时,在疏散客流、指引方向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得到了地铁站工作人员及观赛乘客的高度肯定。2014921日,上海地铁第二运营有限公司配合“中国城市无车日”的主题,举办了第一届“穿越11号线,风雅嘉定行”公益活动,我校交通运输专业的25名同学参加了该项活动,宣传和提倡低碳环保、健康运动的理念,鼓励市民多乘坐公共交通出行、多运动保持身体健康。

(图4:2014年9月21日,我校学生参加第一届“穿越11号线,风雅嘉定行”公益活动)